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9118-08515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9118-085152
論文名稱
Title
中華民國對美學術外交(1966~1975):以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為例
Republic of China Academic Diplomacy toward the United States (1966-1975): A Case Study of R.O.C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8-07-2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8-08-09
關鍵字
Keywords
中國國民黨、外交史、對美外交關係、外交政策分析、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foreign relations of Republic of China, Kuomintang,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IR), diplomatic histor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6057 次,被下載 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605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 times.
中文摘要
2018年的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為一所普通、看似平常的校級研究機構。然而,該機構的成立原因、業務內容與制度沿革,卻與中華民國對外關係及執政者信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本論文檢視1966至1975年期間中華民國總統府與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的決策檔案,發現中華民國雖歷經多次外部環境變化,卻始終堅持「光復大陸」的基本國策。本論文發現這是因為蔣介石的政治信念對國民黨政府的歷史經驗、當前與未來情況評估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此外,「光復大陸」的實施取決於能否在國際上孤立中共,而後者又仰賴對美國關係的經營,國研所的學術外交也因此成為爭取美國輿論支持不可或缺的一環。隨著1972年後中華民國外交局勢的惡化,國研所更被賦予在國內推廣「匪情研究」的政治學術化工程,最終並於1975年取得制度上合乎當時法律規範的學術身份。而藉由檢視與重建冷戰轉型期間中華民國對美外交政策的演變,不僅可說明「人」在國際政治中的能動性與重要性,更能為小國影響大國決策提供具體例證。
Abstract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IR) at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oday is a research institute with a seemingly ordinary appearance. However, it was an intelligence analysis office under Taiwan’s National Security Bureau, and its institutional origin and organizational vicissitudes were interwoven with foreign relations of Republic of China (ROC) during 1966 to 1975. This thesis employs declassified archives of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of ROC and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Kuomintang, or KMT) to understand why and how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 had implemented the "Recovering mainland China" policy at that time. The thesis find that the subjective conviction of top KMT leadership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government’s assessment of the policy. KMT leadership held the view that swaying US China specialists was a key to sustain political suppor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In order to carry out such campaigns toward the United States, IIR built an effective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 for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 to establish contact with US China specialists by providing access to original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ocuments, issuing high quality publications and hosti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s. The KMT leadership further turned IIR into an educational and academic institute in name in 1975. By reconstructing and reviewing activities of IIR during the period of 1966-1975, we may shed light on not only why individual actors matter in explaning state behaviors, but also how a small state may exert influence on a superpower.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致謝 ii
摘要 iv
Abstract v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研究問題 5
第三節、研究價值與貢獻 7
第四節、文獻回顧 8
第五節、歷史研究途徑 11
第六節、研究方法 16
第七節、資料運用與限制 18
第八節、章節安排 18
第二章、 中華民國對美學術外交(1966—1968) 22
第一節、1960年代初期「反攻大陸」政策、「對美外交」與聯合國中國代表權 23
第二節、中華民國對美外交(1966—1968) 30
2.1 對美宣傳三大案緣起與美國「姑息主義」風潮 30
2.2 中共文化大革命與中華民國國際宣傳 37
第三節、對美學術外交(1966—1968) 43
3.1 國際關係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IR)的起源 43
3.2 國研所與學術外交 45
3.3 中美「中國大陸研討會」的緣起 49
小結 52
第三章、 中華民國對美學術外交(1968─1971) 54
第一節、中(共)美「關係正常化」與「反攻復國」政策 54
1.1 「關係正常化」的開端與中華民國對尼克森政府之研析(1968─1969) 54
1.2 「關係正常化」的曲折(1970─1971) 59
1.3 國民黨政府的抉擇:原則與權變(1971) 62
第二節、中華民國對美外交(1968─1971) 66
第三節、對美學術外交(1968─1970) 72
3.1 1968至1970年間國際關係研究所的業務擴張 72
3.2 第一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1970.12.15) 74
小結 80
第四章、 中華民國對美學術外交(1971—1975) 82
第一節、「關係正常化」展開暨退出聯合國後的「反攻復國」政策 82
第二節、中華民國對美外交(1971—1975) 87
第三節、對美學術外交(1971—1975)與推廣國內「匪情教育」 101
小結 108
第五章、結論 109
參考文獻 11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書籍
中文:
中央文物供應社,1969,《中國國民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特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1963,《第九次全國大表大會黨務工作報告總述─六年來黨的工作綜合報告》,台北:中國國民黨。
中華民國外交部,1962,《中華民國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十六屆常會代表團報告書》,台北:外交部。
———,1966,《中華民國出席聯合國大會第二十屆常會代表團報告書》,台北:外交部。
中華民國法務部調查局,1967,《文化大革命的真相》。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1971,《第一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專輯》,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
中華民國年鑑社,1967,《五十六年中華民國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1968,《五十七年中華民國年鑑》,台北:正中書局。
———,1971,《中華民國年鑑》,台北市:正中書局。
———,1972,《中華民國年鑑》,台北市:正中書局。
———,1973,《中華民國年鑑》,台北市:正中書局。
———,1974,《中華民國年鑑》,台北市:正中書局。
———,1975,《中華民國年鑑》,台北市:正中書局。
———,1976,《中華民國年鑑》,台北市:正中書局。
王昇,1971,《訪美紀行》,台北:中華日報。
王景弘,2015,《台灣會生存下去:兩蔣因應美中關係正常化內幕》,台北:玉山社。
朱志宏,1996,《智庫與公共政策》,台北:亞洲與世界社。
余英時,2014,《歷史與思想》(二版),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杜維運,1983,《史學方法論》(六版),台北:三民書局。
沈劍虹,1982,《使美八年紀要─沈劍虹回憶錄》,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宋春、于文藻,1990,《中國國民黨台灣四十年史》,吉林省:新華書店。
李雲漢,1991,《中國國民黨七至九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下)》,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周之鳴,1978,《我們為什麼反對費正清─台北群眾轟走中共文化特務記》,台北:國際共黨研究社。
林養志,1991,《中國國民黨七至九屆歷次中全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上)》,台北:中國國民黨。
武力鈞,1984,《統戰與反統戰》,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邵玉銘,2013,《此生不渝:我的台灣、美國、大陸歲月》,台北:聯經出版社。
唐柱國,1997,《最高機密:高階諜報員首度公開國民黨情報祕史》,台北:新新聞文化。
海外出版社,1984,《中國國民黨在海外九十年來的奮鬥歷程》,台北:海外出版社。
涂成吉,2007,《克萊恩與台灣:反共理想與理性之衝突和妥協》,台北:秀明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朗,1993,《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50-1972》,台北:五南出版社。
———,1994,《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72-1992》,台北:五南出版社。
國家安全局,1961,《反攻大陸時機之研究》,台北:國家安全局。
梅孜,1996,《美台關係重要資料選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國史館,2001,《中華民國與聯合國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
張炎憲、許瑞浩,2009 ,《從左到右六十年:曾永賢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張曙光、周建明,2008,《中美解凍與臺灣問題─尼克森外交文獻選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郭華倫,1982,《中共問題論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陳祖耀,2008,《王昇的一生》,台北:三民書局。
陶文釗、牛軍,2005,《美國對華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三卷》,世界知識出版社。
陸以正,2002,《陸以正的外交生涯─孤臣無力可回天》,台北:天下文化。
黃少谷,1972,《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會議運作概況報告 : 中華民國六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第一届國民大會第五次會議》,台北:國家安全會議。
楊天石,2014,《找尋真實的蔣介石 : 蔣介石日記解讀(三)》,香港 : 三聯書店出版。
楊瑞春,2010,《國特風雲:中國國民黨大陸工作秘檔(1950~1990)》,台北:稻田出版社。
楊賢,2007,《特殊機構:美國駐華聯絡處揭密》,重慶:重慶出版社。
蔣中正,1976,《中國之命運》,台北:正中書局。
———,1978,《蘇俄在中國》,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79,《反共抗俄基本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錢復,2005,《錢復回憶錄卷一:外交風雲動》,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謝海濤,1973,《中共和談的騙術》,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謝傳聖,1979,《大陰謀:共匪統戰顛覆實錄》,台北:三文印書館。
簡後聰、林君成,1993,《歷史編纂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英文:
Charles W. Kegley, Jr. & Eugene R. Wittkopf. 1991.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Pattern and Proces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Dennis V. Hickey. 2007. Foreign policy making in Taiwan: From principle to pragmatism. New York: Routledge.
E. H. Carr. 2001. What Is History.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Gerald Chan (1989).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Participation i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Since 197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Henry Kissinger. 1979. White House Year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John M. H. Lindbeck. 1971. Understanding China: An Assessment of American Scholarly Resource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Marc Trachtenberg. 2006. The Craft of International Histor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nyder, Richard C., H. W. Bruck and Burton Sapin.1964.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An Ppproach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Donovan, Peter, Carl E. Dorris and Lawrence R. Sullivan. 1976. Chinese Communist Materials at the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Archives, Taiwan.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aul Pierson.2004. Politics In Tim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 G. Collingwood. 1961. The Idea of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bert G. Sutter. 1983. The China Quandary: U.S. China Policy, 1972-1982.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Inc.
Kuo, Tai-chün and Ramon H. Myers. 1986. Understanding Communist China ― Communist China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78. California: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William Burr. 1998. The Kissinger transcripts: the top secret talks with Beijing and Moscow. New York: The New Press.
Zbigniew Brzezinski. 1983. Power and principle: memoirs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1977-1981. New York: Farrar, Straus, Giroux.

二、 期刊
中文:
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1970,〈所訊〉,《問題與研究》,9(7),76-78。
———,1970,〈所訊〉,《問題與研究》,9(8),77-78。
———,1971,〈所訊〉,《問題與研究》,10(4),71-74。
———,1972,〈所訊〉,《問題與研究》,11(7),83-84。
———,1972,〈所訊〉,《問題與研究》,11(8),81-82。
———,1972,〈所訊〉,《問題與研究》,11(11),74-76。
———,1972,〈所訊〉,《問題與研究》,12(3),76-77。
———,1972,〈所訊〉,《問題與研究》,12(4),90-92。
王正華,2010,〈蔣介石與1971年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問〉,《國史館館刊》,26,131-176。
史格爾(G. Sigur),1974,〈閉幕致詞(一)〉,《問題與研究》,13(4),82。
佚名,1992a,〈政要養成所(上)─揭開「國關中心」的神秘面紗〉,《中外雜誌》,52(4),112-115。
———,1992b,〈政要養成所(下)─揭開「國關中心」的神秘面紗〉,《中外雜誌》,52(5),131-133。
吳克,1974,〈開幕致詞〉,《問題與研究》,13(4),79-80。
杜正勝,1988,〈歷史的再生─歷史月刊發刊詞〉,《歷史月刊》,1,5-9。
孫同勛,1989,〈談傅斯年先生的史學〉,《歷史月刊》,12,8-13。
陳至潔,2016,〈建構相互主觀的想像體:剖析冷戰起源時期的國際關係研究所及其中國研究(1953-1975)〉,《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8(1),61-104。
楊開煌,2000,〈台灣「中國大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東吳政治學報》,11,71-105。
劉曉鵬,2013,〈敵前養士:「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前傳,1937-197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2,145-174。
鄧公玄,1972,〈「尼克森訪匪之檢討」學術座談會〉,《問題與研究》,11(7),1-17。
鄭端耀,2005,〈國際關係新古典現實主義理論〉,《問題與研究》,44(1),115-140。
蕭自誠,1966,〈「美國檢討對華政策問題」座談會〉,《問題與研究》,9,565-567。
英文:
Arthur S. Ding. 2014.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Between Power and Knowledge: Think Tanks in Transition.” Issues & Studies 50(1): 1-7.
Bruce Bueno De Mesquita. 2002.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46: 1-9.
Chien-Wen Kou. 2014.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aiwan's China Studies: Trajectories and Dynamics.” Issues & Studies 50(1): 9-53.
Daniel L. Byman & Kenneth M. Pollack. 2001. “Let Us Now Praise Great Men: Bringing the Statesman Back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5(4): 107-146.
Margaret G. Hermann. 2001. “How Decision Units Shape Foreign Policy: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3(2): 47-81.
Robert A. Scalapino. 1974. “The Study of Chinese Communism: A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tist's Views.” Issues & Studies 10(5): 2-9.
Titus C. Chen. 2014. “The Cold War Origins of the Sino-American Conference on Mainland China: An Obscure Legacy of Chen-tsai Wu in Trans-Pacific China Studies.” Issues & Studies 50(1): 89-121.
Steve Smith. 1986.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 An Historical Overview.”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12(1): 13-29.
Wu Chen-tsai. 1964. “Foreword.” Issues & Studies 1(1): 1.
———. 1966. “Study of the Asia Problem in Free China In the Past Year.” Issues & Studies 2(10): 1-12.
———. 1966. “Sino-US Cooperation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Communist Affairs.” Issues & Studies 3(2): 1-3.
Valerie M. Hudson & Christopher S. Vore. 1995.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39(2): 209-238.

三、 專書篇章
中文:
包宗和,1999,〈戰略三角角色轉變與類型變化分析—以美國和台海兩岸三角互動為例〉,載於《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包宗和、吳玉山主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337-364。
史塔爾(Richard F. Staar),1977,〈美國胡佛研究所副所長史塔爾博士致詞〉,載於《第七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專輯》,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3-4。
吳克(Richard Walker),1968,〈美國國會調查太平洋學會的背景、經過與證據〉,載於《太平洋學會怎樣出賣中國》,周之鳴主編,台北:華龍文化事業有限公司,93-110。
———,1971,〈閉幕致詞〉,載於《第一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專輯》,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主編,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585。
吳文津,2003,〈當代中國研究在美國的資料問題〉,載於《書林攬勝:臺灣與美國存藏中國典籍文獻概況─吳文津先生講座演講錄》,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台北:臺灣學生書局,77-101。
何思慎、林安妮,2009,〈跳脫七二年體制?1972年後臺日外交關係的持續與轉變〉,載於《「七二年體制下」台日關係的回顧與展望》,何思慎、蔡增家、陳重成、朱春梅、劉硯菡主編,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1-36。
林國明,2013,〈歷史研究法〉,載於《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57-198。
柯志明,2013,〈跨學科的歷史研究法〉,載於《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26。
唐柱國,1997,〈多是過江猛龍─漫記政大東亞所的早期師友〉,《愛國與愛才:懷念吳俊才先生文集》,吳德里主編,台北:吳俊才先生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122-141。
湯京平,2013,〈個案研究〉,載於《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27-255。
薛光前,1975,〈美國學術界研究中國問題的現況與趨勢〉,《中華民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六)》,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27-40。
英文:
Craig Parsons. 2010. “Constructivism and Interpretive Theory.” In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eds. 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80-98.
Michel Oksenberg. 1986. “Congress, Executive-Legislative Relations and American China Policy.” In The President, the Congress and Foreign Policy, eds. Edmund S. Muskie, Kenneth Rush and Kenneth W. Thompson. Boston: The Atlantic Council of the United States, Inc. and The Association of Former Members of Congress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Inc.: 207-230.
Furlong, Paul and David Marsh. 2010. “A Skin Not a Sweater: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in Political Science.” In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eds. 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184-211.
Judith Goldstein and Robert O. Keohane. 1993. “Ideas and Foreign Policy: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In Ideas & Foreign Policy: Beliefs, 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Change, eds. Judith Goldstein and Robert O. Keohane.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3-30.
John J. Mearsheimer. 2013. “Structural Real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Discipline and Diversity, 3rd ed, eds. Tim Dunne, Milja Kurki and Steve Smit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7-93.
Peter Kien-hong yu. 1990.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ficial Relations Prior to 1979.” In Foreign Polic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An Unorthodox Approach, Yu San Wang. New York: Praeger: 13-28.
Eugene W. Wu. 2016.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In 美國東亞圖書館發展史及其他, 吳文津. Taipei: 聯經出版社: 415-430.
Valerie M. Hudson. 2012. “The History and Evolution of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In Foreign Policy: Theories, Actors, Cases, eds. Steve Smith, Amelia Hadfield and Tim Dun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34.
Yu San Wang. 1990. “Found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In Foreign Polic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An Unorthodox Approach, Yu San Wang. New York: Praeger: 1-12.

四、 學位論文
中文:
石佳音,2008,〈中國國民黨的意識形態與組織特質〉,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果顯,2009,〈一九五○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偉中,2012,〈中央宣傳工作指導委員會與中央廣播電台的大陸心戰工作(1962年2月至1968年6月)〉,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褚填正,2014,〈當代中國學在臺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的肇基與嬗遞(1968-2015)〉,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關弘昌,1996,〈台灣的威權政體轉型與外交政策:論「參與聯合國政策」之形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 翻譯文獻
中文:
Arnold J. Toynbee原著,陳曉林譯,1987,《歷史研究》,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Benedetto Croce原著,傅任敢譯,1982,《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北京:商務印書館。
Carl Lotus Becker原著,馬萬利譯,2013,《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論歷史與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Harry Harding原著,袁瑾、徐荻洲、湯國維、王海良、鄭志偉譯,1993,《脆弱的關係:1972年以來的美國和中國》,香港:三聯書店。
Henry Kissinger原著,胡利平、林華、楊韶琴、朱敬文譯,2012,《論中國》,北京:中信出版社。
———原著,方輝盛、趙仲強、陳瑤華、錢乃復、江瑞熙、帥鵬譯,2016,《白宮歲月:基辛格回憶錄卷一》,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原著,吳繼淦、張維、李朝增譯,2016,《白宮歲月:基辛格回憶錄 Vol.2》,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John J. Mearsheimer原著,王義桅、唐小松譯,2014,《大國政治的悲劇》,台北:麥田出版社。
Janet M. Ruane原著,王曉修譯,2007,《研究方法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Judith Goldstein、Robert O.Keohane原著,劉東國、于軍譯,2005,《觀念與外交政策:信念、制度與政治變遷》,北京:北京出版社。
Norman F. Cantor、Richard I. Schneider原著,涂永清譯,1986,《史學導論》,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Robert K. Yin原著,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台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Robert S. Ross原著,叢鳳輝等譯,1998,《風雲變幻的美中關係:在談判中合作(1969~1989)》,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Richard Nixon原著,伍任譯,1978,《尼克松回憶錄》,北京:商務印書館。
Stephen M. Walt原著,周丕啟譯,2007,《聯盟的起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U.S.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原著,雙驚華、忻華譯,2009,《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第七編》,上海:東方出版社。
英文:
Marc Bloch. 1992. The Historian's Craft. Peter Putnam, Tran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六、 網路資源
中文:
RTI中央廣播電台,2009,〈錢復:台灣關係法 是怎麼生出來的?〉,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7brGCjTTj0,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2009,〈錢復:早知台美關係生變 何至於斷交?〉,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Qm-7xGJQys,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中央社,1973,〈美須繼續予我支持〉,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9qr2KXfqMisd7PMptul0arAt3wrs/inTz3BcKZYs/g=&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3-05-11&news_id=105179889,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3,〈在美國亞特蘭大 我設立總領事館〉,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2&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mKs/LDqqMivU8T1pGors/inTz3BcKZYs/grwWC74qjGwF0=&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3-06-02&news_id=105177315,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3,〈美眾議員紛紛表示 堅決支持我國政府〉,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rPyys8Szrfuvya/Jqu2l3LDtqE2k5Kv5p9qw6qxGqbIrs/inTz3BcKZYs/g=&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3-09-14&news_id=105164949,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3,〈美議員續促請政府 繼續支持我國〉,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rPzEs637xPKrUL3QrEapssR+xPKk5Kv5p9qw6iuz+KdPPcFwpliz+A==&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3-10-07&news_id=105162453,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3,〈美議員要求美當局 繼續支持我國政府〉,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rPzEs637rW6oRKz8t+2nvcR+xPKk5Kv5p9qw6qxGqbIrs/inTz3BcKZYs/g=&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3-10-13&news_id=105161794,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施克敏,1973,〈美國同意我國要求 在薩摩亞設總領館〉,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rPyw6qZQt06n2rDqrW6oRCuz+KdPPcFwpliz+A==&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3-02-03&news_id=105190473,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陳祖華,1973,〈第三屆大陸問題研討會特色〉,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ssSkVKmhpGqzsLDdw0Ss47BRt3yvU6biK7P4p089wXCmWLP4&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3-12-06&news_id=105155837,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鍾榮吉,1972,〈外交部 注視匪美會談〉,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X6l5rOhqmC1+K3qrPy3fL3NK7P4p089wXCmWLP4&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2-02-27&news_id=105227441,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3,〈美眾議員正義之聲〉,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rPyys8Szrfulv7hxpKfBbiuz+KdPPcFwpliz+A==&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3-05-08&news_id=105180221,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7,〈與鮑大可閒話中國〉,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8&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wGqkaqVpK6TptME+PTE5NjYwMTAxK6TptME8PTE5ODUwMTAxK7P4p089wXCmWLP4&sharepage=50&select=0&kind=2&article_date=1977-04-09&news_id=103746266,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蔣中正,1949,〈本黨革命的經過與成敗的因果關係〉,中正文教基金會: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14:0001-34&catid=160&Itemid=256,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65,〈中華民國五十四年元旦告全國軍民同胞書〉,中正文教基金會: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86:0001-98&catid=245&Itemid=256,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65,〈中華民國五十四年國慶紀念告全國軍民同胞書〉,中正文教基金會: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794:0003-93&catid=245&Itemid=256,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0,〈中華民國五十九年元旦告全國軍民同胞書〉,中正文教基金會: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61:0001-103&catid=250&Itemid=256,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1,〈本黨革命的經過與成敗的因果關係〉,中華民國六十年元旦告全國軍民同胞書: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62:0001-104&catid=251&Itemid=256,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1,〈我們國家的立場和國民的精神〉,中正文教基金會: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967:0014-32&catid=198&Itemid=256,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1,〈中華民國六十年國慶紀念告全國軍民同胞書〉,中正文教基金會: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800:0003-99&catid=251&Itemid=256,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2,〈對中國國民黨第十屆三中全會開幕詞〉,中正文教基金會: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14:0001-34&catid=160&Itemid=256,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49,〈本黨革命的經過與成敗的因果關係〉,中正文教基金會:http://www.ccfd.org.tw/ccef001/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27:0004-52&catid=199&Itemid=256,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聯合報,1971,〈今日率團訪華〉,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5&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rPyys7B8xLOq+Kbjp0KvUyuz+KdPPcFwpliz+A==&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1-08-13&news_id=105247896,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1,〈外交經濟密切結合 相互藉重拓展業務〉,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X6l5rhnwNmxS6TBtbKmWCuz+KdPPcFwpliz+A==&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1-11-16&news_id=105238326,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2,〈一屆五次國民大會〉,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ECpoaStpriw6qXBpGq3fCuz+KdPPcFwpliz+A==&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2-02-21&news_id=105228007,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2,〈國民大會發表嚴正聲明 匪偽無權代表全國人民〉,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sOqlwaRqt3y1b6rtxFmlv8Fuqfors/inTz3BcKZYs/g=&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2-02-22&news_id=105227992,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2,〈陸以正返國 向政府述職〉,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s7ClSKW/qvCw6qZWrEapsq16wr4rs/inTz3BcKZYs/g=&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2-02-08&news_id=105229211,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2,〈近將分批來華訪問〉,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rPyw6rDqt3ykzrdzu0SsyaRIpGgrs/inTz3BcKZYs/g=&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2-01-07&news_id=105232069,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2,〈外賓陸續來華〉,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33&page=2&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sNGlW6VArMmm26XRpOmsobDKK7P4p089wXCmWLP4&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2-01-21&news_id=105230635,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2,〈將繼續維持並加強〉,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3&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KSs/LbHss6kzaZuw/arWSuz+KdPPcFwpliz+A==&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2-04-26&news_id=105221397,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3,〈外交部決於近期內 在薩摩亞新設領館〉,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mLCxLyvqMi3c7Ndu+LAXSuz+KdPPcFwpliz+A==&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3-05-08&news_id=105180222,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3,〈客觀的把握中國大陸問題〉,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q8jGW6q6p+K0pKSksOqkarOwsN3DRCuz+KdPPcFwpliz+A==&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3-12-10&news_id=105155409,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4,〈中美關係的進一步強化〉,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KSs/MP2q1mqurZppECoQrFqpMYrs/inTz3BcKZYs/g=&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4-02-25&news_id=105147118,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4,〈我在美坡特崙 將設立領事館〉,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9qmYqz8qVmvU7FbK7P4p089wXCmWLP4&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4-03-25&news_id=105143896,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4,〈我在美堪薩斯 設置總領事館〉,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p9qmYqz8s/TCxLS1K7P4p089wXCmWLP4&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4-07-27&news_id=105129909,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5,〈福特展開競選 雷根爭取提名〉,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2&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uXCu2iuk6bTBPj0xOTc1MDcwMSuk6bTBPD0xOTc1MTAwMSuz+KdPPcFwpliz+A==&sharepage=20&select=1&kind=2&article_date=1975-07-09&news_id=103848785,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1976,〈大陸問題研討會〉,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5&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wGqkaqVpK6TptME+PTE5NjYwMTAxK6TptME8PTE5ODUwMTAxK7P4p089wXCmWLP4&sharepage=50&select=0&kind=2&article_date=1976-05-29&news_id=103814416,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關中,1977,〈論鮑大可「對華政策」的觀點〉,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ndapp/Story?no=11&page=1&udndbid=udndata&SearchString=wGqkaqVpK6TptME+PTE5NjYwMTAxK6TptME8PTE5ODUwMTAxK7P4p089wXCmWLP4&sharepage=50&select=0&kind=2&article_date=1977-04-11&news_id=103746087,檢索日期:2018年5月26日。

英文: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1967. "CHINA TASK FORCE NEWSLETTER." December 8. https://www.cia.gov/library/readingroom/document/cia-rdp81b00701r000100080008-8 (June 22, 2018).
Fox Butterfield. 1975. "Free Congressional Trips to Taiwan Are Linked to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October 18. https://www.nytimes.com/1975/10/18/archives/free-congressional-trips-to-taiwan-are-linked-to-the-nationalist.html (June 22, 2018).
Hugh Scott. 1976.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eptember. http://ufdc.ufl.edu/AA00022154/00001/1x?search=united+=states+=china (June 22, 2018).
Richard Nixon. 1972. "Third Annual Report to the Congress on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February 9. http://www.presidency.ucsb.edu/ws/?pid=3736 (June 22, 2018).
———. 1973. "Fourth Annual Report to the Congress on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May 3. http://www.presidency.ucsb.edu/ws/?pid=3832 (June 22, 2018).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64. "Telegram From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to the Embass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January 18.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4-68v30/d5 (June 22, 2018).
———. 1964.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January 24.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4-68v30/d6 (June 22, 2018).
———. 1964. "Memorandum From James C. Thomson, Jr.,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Staff to the President's Special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Bundy)." October 28.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4-68v30/d63 (June 22, 2018).
———. 1964. "Memorandum From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ffairs (Cleveland) to Secretary of State Rusk." November 5.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4-68v30/d64. (June 22, 2018).
———. 1964. "Memorandum From Robert W. Komer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Staff to the President's Special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Bundy)." November 23.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4-68v30/d68 (June 22, 2018).
———. 1966. "Telegram From the Embass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September 20.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4-68v30/d186 (June 22, 2018).
———. 1967. "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May 25.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4-68v30/d267 (June 22, 2018).
———. 1968. "Memorandum From Alfred Jenkins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Staff to the President's Special Assistant (Rostow)." April 30.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4-68v30/d309 (June 22, 2018).
———. 1969. "Memorandum From Richard L. Sneider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Staff to the President’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Kissinger)." February 6.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5 (June 22, 2018).
———. 1969. "National Security Study Memorandum 63." July 3.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15 (June 22, 2018).
———. 1969. "Memorandum From the President'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Kissinger) to President Nixon." June 26.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2/d61 (June 22, 2018).
———. 1969. "Memorandum From the Under Secretary of State (Richardson) to the President’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Kissinger)." undated.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19 (June 22, 2018).
———. 1969.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August 6.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21 (June 22, 2018).
———. 1969. "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 August 12.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24 (June 22, 2018).
———. 1969. "Memorandum From the President’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Kissinger) to President Nixon.” October 16.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39 (June 22, 2018).
———. 1969. "Memorandum From John H. Holdridge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Staff to the President’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Kissinger)." November 21.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48. (June 22, 2018).
———. 1969. "Memorandum From the President’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Kissinger) to President Nixon." undated.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55 (June 22, 2018).
———. 1970. "Memorandum From the President’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Kissinger) to President Nixon." January 21.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63 (June 22, 2018).
———. 1970. "Telegram From the Embassy in Poland to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February 20.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68 (June 22, 2018).
———. 1970. "Memorandum From the President’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Kissinger) to President Nixon." undated.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99 (June 22, 2018).
———. 1971. "Memorandum From the President’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Kissinger) to President Nixon." January 12.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102 (June 22, 2018).
———. 1971. "Memorandum From the President’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Kissinger) to President Nixon." undated.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165 (June 22, 2018).
———. 1971.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October 29.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169 (June 22, 2018).
———. 1971.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November 15.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172 (June 22, 2018).
———. 1972. "Conversation Among President Nixon, hi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Kissinger), and the Ambassado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hen)." March 6.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7/d207 (June 22, 2018).
———. 1973. "Memorandum From the President’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Kissinger) to President Nixon." March 2.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8/d18 (June 22, 2018).
———. 1973. "Memorandum From John H. Holdridge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Staff to the President’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Kissinger)." January 18.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8/d4 (June 22, 2018).
———. 1973.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November 12.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8/d58 (June 22, 2018).
———. 1973. "Memorandum From the President’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Kissinger) to President Nixon." November 19.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8/d62 (June 22, 2018).
———. 1973.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November 19.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8/d64 (June 22, 2018).
———. 1974.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November 26.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8/d94 (June 22, 2018).
———. 1974.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November 27.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8/d97 (June 22, 2018).
———. 1975. "Memorandum From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Habib), the 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Gleysteen), the Director of the Policy Planning Staff (Lord), and Richard H. Solomon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Staff to Secretary of State Kissinger" May 8.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8/d108 (June 22, 2018)
———. 1975. "Backchannel Message From the Chief of the Liaison Office in China (Bush) to President Ford." May 23.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8/d111 (June 22, 2018).
———. 1975. "Memorandum From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Habib), the 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Gleysteen), the Director of the Policy Planning Staff (Lord), and Richard H. Solomon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Staff to Secretary of State Kissinger." July 3.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69-76v18/d112 (June 22, 2018).
———. 1978. "Memorandum From the President’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Brzezinski) to President Carter." October 13.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77-80v13/d143 (June 22, 2018).
———. 1978. "Memorandum From Michel Oksenberg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Staff to the President’s Assista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Brzezinski)." December 19. https://history.state.gov/historicaldocuments/frus1977-80v13/d175 (June 22, 2018).

七、 檔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關於爭取美國智識份子促進我反攻輿論問題之考察與研究」(1966年1月19日),〈加強對美宣傳案〉,《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07-02-03-02-003。
「國際學術文化活動研究小組第一次會議議程」(1966年7月26日),〈國際學術文化活動研究小組〉,《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3-07-02-050。
「宣傳外交綜合研究組國際學術文化活動研究小組第一次會議紀錄」(1966年5月19日),〈國際學術文化活動研究小組〉,《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3-07-02-050。
「第四次駐美總領事會議綜合報告」(1966年6月),〈國際學術文化活動研究小組〉,《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3-07-02-050。
「外交部收電」(1966年6月16日),〈加強對美宣傳案〉,《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07-02-03-02-003。
「外交部收電」(1966年6月24日),〈加強對美宣傳案〉,《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07-02-03-02-003。
「宣傳外交綜合研究組國際學術文化活動研究小組第二次會議紀錄」(1966年8月3日),〈加強對美宣傳案〉,《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07-02-03-02-003。
「嚴院長關於外交部對五十六年度擴大對美宣傳工作緊急計畫處理意見之提示」(1966年8月28日),〈國際學術文化活動研究小組〉,《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3-07-02-051。
「外交部收電」(1966年7月15日),〈加強對美宣傳案〉,《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07-02-03-02-003。
「外交部收電」(1966年9月28日),〈加強對美宣傳案〉,《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07-02-03-02-003。
「外交部收電」(1966年10月18日),〈加強對美宣傳案〉,《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07-02-03-02-003。
「有關加強國際宣傳會議紀錄」(1965年4月21日),〈1969年強案〉,《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3-07-04-052。
「行政院新聞局對美宣傳工作報告與計畫節略」(1965年5月5日),〈1969年強案〉,《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3-07-04-052。
「加強對美宣傳新舊兩案對照表」(1965年4月21日),〈1969年強案〉,《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3-07-04-052。
「美國對華關係姑息逆流背景之研析」(1966年7月21日),〈美政府官員對華問題言論;美對中國問題研究;美對匪姑息背景;美對華政策檢討;美朝野人士對我讚揚〉,《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07-02-03-01-049。
「應邀訪美經過及有關建議」(1969年8月20日),〈加強對美宣傳〉,《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07-02-03-02-005。
「第七次駐美總領事會議綜合報告」(1971年3月),〈駐美總領事會議報告〉,《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07-02-08-01-273。
「反攻復國戰爭指導計畫作為要領之研究節錄」(1967年6月3日),〈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建設計劃委員會相關資料(二)〉,《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41-02-00-087。
「行政院五十三年度施政方針(外交部份)」(1964年),〈行政院民國51至58年度施政方針〉,《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41-02-00-054。
「外交部簽呈」(1955年11月21日),〈廣案緣起〉,《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3-07-04-067。
「行政院新聞局對美宣傳工作報告」(1965年4月21日),〈1969年強案〉,《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3-07-04-052。
「國父紀念月會報告詞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會議的任務」(1967年6月26日),《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建設計劃委員會相關資料(三)》,《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41-02-00-088。
「宣傳外交綜合研究組美洲小組第五十二次會議紀錄」(1967年8月5日),〈總統府宣外美洲小組〉,《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07-02-03-02-013。
「動員戡亂戰爭指導綱領」(1968年7月10日),〈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建設計畫委員會相關資料(四)〉,《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41-02-00-089。
「美國對匪政策醞釀改變中我在宣傳上應有之因應措施」(1970年1月7日),〈總統府宣外小組〉,《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7-09-01-007。
「國家安全會議第二十四次會議」(1970年4月15日),〈蔣中正總統手令及指示〉,《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7-09-01-004。
「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會議第二十七次會議議事錄」(1970年12月16日),〈外交參考資料(含國家安全會議外交決議文)〉,《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7-13-02-011。
「吳俊才赴美考察報告」(1970年1月7日),〈總統府宣外小組〉,《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7-09-01-007。
「吳主任俊才赴美考察報告建議事項處理意見」(1970年1月7日),〈總統府宣外小組〉,《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7-09-01-007。
「對所謂談判時代之分析與肆應」(1970年),〈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建設計畫委員會等參考資料〉,《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41-02-00-090。
「加強國際宣傳工作芻見」(1971年2月24日),〈加強國際宣傳案〉,《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3-07-01-002。
「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一九四次會議聽取陳主任裕清報告」(1971年6月30日),〈總統府宣外小組資料〉,《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3-07-05-015。
「中央委員會第一六二次會議」(1971年3月1日),〈總統府宣外美洲小組〉,《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07-02-03-02-013。
「宣傳外交綜合研究組第一九一次會議議程」(1968年9月24日),〈總統府宣外小組資料〉,《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3-07-05-009。
「(58)局景黨際甲字第359號」(1969年11月6日),〈總統府宣外小組資料〉,《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3-07-05-011。
「簽呈」(1970年10月29日),〈總統府宣外小組資料〉,《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3-07-05-013。
「第六次駐美總領事會議綜合報告」(1969年4月),〈對美國宣傳(一)〉,《外交部檔案》,國史館,數位典藏號:020-090203-0097。
「外交部報告」(1967年8月3日),〈加強對美宣傳〉,《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07-02-03-02-004。
「外交部收電」(1966年7月15日),〈加強對美宣傳〉,《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07-02-03-02-003。
「開放外文報紙登記以加強國際宣傳」(1969年6月24日),〈總統府宣外小組〉,《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7-09-01-007。
「國際關係研究所五十八年度工作概況報告」(1969年),〈總統府宣外小組〉,《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7-09-01-007。
「共匪混入聯合國及各國相與建交後我所面臨國際情勢之分析暨今後我在外交作戰上之對策與措施」(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社會一般反應之因應措施〉,《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7-13-04-001。
「訪美工作報告─對中央常會第三一二次會議報告」(1973年1月13日),〈加強對美宣傳〉,《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07-02-03-02-006。
「匪對尼克森世局咨文之反應」(1971年),〈總統府宣外美洲小組〉,《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7-09-01-007。
「總裁對十屆三中全會講詞」(1973年11月),〈第10屆四中全會文件〉,《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7-12-01-002。
「中國國民黨第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1971年12月8日),〈第10屆三中全會文件〉,《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7-12-01-001。
「本部過去協助推動國民外交之說帖」(1972年),〈國民外交專案小組會議〉,《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7-13-07-007。
「海外工作會報告」(1972年),〈國民外交專案小組會議〉,《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7-13-07-007。
「第八次總領事會議綜合報告」(1972年),〈駐美總領事會議報告〉,《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07-02-08-01-274。
「外交部教育部首長第二次工作會報提案(北美司提)」(1973年),〈外交部、教育部及新聞局首長會報〉,《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33-99-01-001。
「十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委員會各單位重要工作概況報告(附十屆三中全會一般提案辦理情形)」(1973年11月12日),〈第10屆四中全會文件〉,《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7-12-01-002。
「行政院院長蔣經國聽取本院所屬各機關簡報之指示事項」(1972年12月),〈行政院長蔣經國對所屬各機關指示事項〉,《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41-02-00-060。
「十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央委員會各單位重要工作概況報告」(1974年11月24日),〈中國國民黨第10屆中央委員會第5次全體會議〉,《外交部檔案》,中研院近史所,館藏號:11-17-12-02-044。

國史館
「關於中國問題討論會經費報銷事」(1969年6月6日),〈對美國宣傳(一)〉,《外交部檔案》,國史館,數位典藏號:020-090203-0097。
「全面加強中國大陸問題研究工作之研究」(1981年6月30日),〈「全面加強中國大陸問題研究工作之研究」座談會〉,《外交部檔案》,國史館,數位典藏號:020-099908-0001。
「訪美報告」(1966年12月12日),〈國民黨中央委員葉翔之陳建中對美宣傳建議〉,《外交部檔案》,國史館,數位典藏號:020-090201-0008。
「簽呈」(1966年12月12日),〈國民黨中央委員葉翔之陳建中對美宣傳建議〉,《外交部檔案》,國史館,數位典藏號:020-090201-0008。
「宣傳外交綜合研究組專案小組對葉主任翔之陳主任建中訪美報告建議、總裁指示暨中常會綜合發言要點研究」(1967年2月2日),〈國民黨中央委員葉翔之陳建中對美宣傳建議〉,《外交部檔案》,國史館,數位典藏號:020-090201-0008。
「美洲研究小組第五十九次會議紀錄」(1968年12月23日),〈總統府宣傳外交綜合研究小組資料〉,《外交部檔案》,國史館,數位典藏號:020-090204-0103。
「為復國建國大業負責─全面革新的檢討和貫徹」(1970年4月2日),〈對「全面革新的檢討和貫徹」等訓詞實踐分工進度及規劃辦理情形〉,《外交部檔案》,國史館,數位典藏號:020-130600-0062。
「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從政主管同志遵照總裁訓詞為復國建國大業負責─全面革新的檢討和貫徹規劃辦理情形彙復表」(1971年1月12日),〈對「全面革新的檢討和貫徹」等訓詞實踐分工進度及規劃辦理情形〉,《外交部檔案》,國史館,數位典藏號:020-130600-0062。
「加強外交活動積極爭取友邦支援我反攻復國之研究案草案」(1970年7月11日),〈本會研擬完成方案呈 總統鑒核卷-加強外交活動積極爭取友邦支援我反攻復國之研究案草案〉,《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國史館,入藏登錄號:120000001253A。
「本院新聞局函為檢送加強國際宣傳計畫修正稿一案」(1969年3月21日),〈新聞局提加強國際宣傳計畫〉,《外交部檔案》,國史館,典藏號:020-090203-0054。
「知識青年黨部公文」(1970年1月),〈對美國宣傳(一)〉,《外交部檔案》,國史館,數位典藏號:020-090203-0097。
「開拓文化外交創造對外關係新局面之研究案」(1973年5月4日),〈本會研擬完成方案呈總統鑒核卷-開拓文化外交創造對外關係新局面之研究案〉,《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國史館,入藏登錄號:120000001410A。
「良友計劃(加強美國人員之聯繫)」(1971年),〈良友計劃(加強美國人員之聯繫)另沈劍虹呈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良友計劃報告〉,《蔣經國總統文物》,國史館,數位典藏號:005-010100-00033-003。
「對美國國會活動工作報告」(1972年),〈駐美國公使胡旭光呈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報告美國民主黨全體大會結束後美國政情與最近工作報告及對美國國會活動報告〉,《蔣經國總統文物》,國史館,數位典藏號:005-010100-00038-012。
「中國國民黨第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行政工作報告」(1974年11月24日),〈黨政關係文書(一)〉,《外交部檔案》,國史館,數位典藏號:020-130600-0065。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國際關係研究會成立大會紀錄」(1958年2月13日),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四十二年六月廿二日在第十一次研究會報指示」(1953年6月22日),〈蔣先生對本所工作指示綱要民國四十二年至五十六年〉,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四十三年三月卅日在臨時會報指示」(1954年3月30日),〈蔣先生對本所工作指示綱要民國四十二年至五十六年〉,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四十六年五月九日在第二一三次研究會報指示」(1957年5月9日),〈蔣先生對本所工作指示綱要民國四十二年至五十六年〉,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五十三年四月一日在本室成立十一週年紀念會會中指示」(1964年4月1日),〈蔣先生對本所工作指示綱要民國四十二年至五十六年〉,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四十二年十二月廿五日在工作檢討會中指示」(1953年12月25日),〈蔣先生對本所工作指示綱要民國四十二年至五十六年〉,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五十年二月廿三日主持座談會指示」(1961年2月23日),〈蔣先生對本所工作指示綱要民國四十二年至五十六年〉,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五十三年八月十四日茶會招待本室全體研究人員指示」(1964年8月14日),〈蔣先生對本所工作指示綱要民國四十二年至五十六年〉,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簽呈」(1964年7月21日),〈四十六年至五十五年本室業務會報〉,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九月十八日局長主持本所業務會報並訓詞」(1964年9月18日),〈四十六年至五十五年本室業務會報〉,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公文」(1967年2月2日),〈成立資料供應中心及匪情研究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國際關係研究所對外聯繫與合作工作概要」(1967年7月4日),〈成立資料供應中心及匪情研究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國際關係研究所業務狀況與改進意見」(1966年),〈四十六年至五十五年本室業務會報〉,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簽呈」(1966年9月20日),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簽呈」(1968年2月27日),〈成立資料供應中心及匪情研究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四十二年十一月廿六日在臨時會報指示」(1953年11月26日),〈四十六年至五十五年本室業務會報〉,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國際關係研究所業務簡報資料」(1964年9月18日),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國家安全局六十年度政策研究工作計劃與預算分配」(1969年),〈五十七至六十年四年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國家安全局五十七年度國際關係研究施政計畫與績效預算」(1967年),〈五十七施政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國家安全局五十九年度施政工作計劃與預算分配」(1969年10月2日),〈五十九年度施政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國家安全局五十八年度施政計劃與績效預算表」(1968年),〈五十八年度施政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國家安全局五十八年度施政計劃與績效預算表」(1968年),〈五十八年度施政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私立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五十七年一月至十二月業務報告」(1969年3月4日),〈五十七至六十年四年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國際關係研究所申請補助經費概算暨說明」(1967年2月2日),〈成立資料供應中心及匪情研究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國際關係研究所四年計畫─民國五十八年至民國六十一年」(1968年),〈五十八至五十九年度施政工作計畫〉,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美國朝野研究匪情情形」(1959年11月18日),〈四十八至四十九、五十、五十二至五十五年美請供給匪情研究資料〉,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國際關係研究所業務簡報資料」(1964年9月18日),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國際關係研究所業務簡報資料」(1964年9月18日),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All of Participan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First Sino-American Conference on Mainland China to be held December 14-19, 1970, Taipei,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1970年),〈五十九年第一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綜合卷〉,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國家安全局局務會報紀錄」,〈五十七至五十九年局務會報〉,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總報告」(1972年),〈六十一年第二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華冠小組〉,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第三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會後工作檢討第一次會議紀錄」(1973年12月21日),〈第三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籌備紀錄〉,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第三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工作計畫(草案)」(1973年),〈第三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經費卷〉,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第三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工作計畫(草案)」(1973年),〈第三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綜合卷〉,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第七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國外出席人員名單」(1978年),〈六十七年第七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經費卷〉,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第八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通告」(1979年),〈六十八年第八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經費卷〉,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第七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國外出席人員名單」(1978年),〈六十七年第七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經費卷〉,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美方出席人員名單」(1974年),〈六十三年第四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綜合卷〉,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檔號不詳。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
「台(56)中秘字第033號谷鳳翔、陳建中、謝然之呈」(1967年2月24日),《蔣中正總裁批簽檔案》,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館藏號:總裁批簽56/0018。
「台(55)中秘字第215號谷鳳翔呈」(1966年10月7日),《蔣中正總裁批簽檔案》,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館藏號:55/0115。
「台(55)中秘字第235號谷鳳翔呈」(1966年11月1日),《蔣中正總裁批簽檔案》,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館藏號:55/0126。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