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03120-14360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03120-143609
論文名稱
Title
《威瑪憲法》的遺緒?張君勱憲法的總統角色再思考
The Legacy of Weimar Constitution? Rethinking the Role of the President in Chang Chun-mai Constitutio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0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20-07-1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20-08-03
關鍵字
Keywords
1947年憲法、張君勱、威瑪憲法、憲政體制、國家元首
Weimar constitution, 1947 ROC constitution, Carsun Chun-mai Chang, political system, head of stat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992 次,被下載 12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99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26 times.
中文摘要
我國於1946年所制定,並於1947年元月所公布的憲法,是由當時中國第三勢力的領袖人物張君勱先生(1887-1969)所設計。而因張君勱早年對《威瑪憲法》的鑽研與高度評價,故1947年憲法中混合「實權總統與內閣制(議會制)」的憲政體制──張君勱稱之為「修正式之內閣制」──,向來被研究者認為具有濃厚的威瑪半總統制(雙首長制)氣味。然而,「張君勱的憲政設計受《威瑪憲法》影響」的說法雖被不少研究者所共享,在既有的張君勱研究中,卻尚未有研究者深入梳理「張君勱如何理解威瑪總統所應扮演的憲政角色」,以及「他對1947年憲法體制的設計與解釋,又在哪些面向上展現出《威瑪憲法》的精神」等問題。也因相關討論的闕如,以至於既有研究並無法精確地掌握張君勱對1947年憲法中的「實權總統」之想像。
對此,本文雖不否認張君勱的憲政設計係受《威瑪憲法》影響的觀點。但試圖藉由張君勱評析、闡釋《威瑪憲法》與1947年憲法之文本,重新勾勒1947年憲法之總統的職掌與憲政地位。透過相關書寫,本文將指出:張君勱對1947年憲法中實權總統的想像,實際上乃是如同威瑪總統在「應然面上」所扮演的角色般,常態時高拱於黨派政治之上,僅有在必要時方得動用憲法所賦予的實權。在這個意義上,1947年憲法體制,其實可以歸類為今日憲政研究所定義的半總統制憲政的一支。
Abstract
The constitution of R.O.C, which was drew up in 1946 and announced in January 1947, was drafted by Carsun Chun-mai Chang (張君勱, 1887-1969), who was the leader of China third force in early ROC era. Since Chang dug into Weimar Constitution in 1920s, and had a high opinion of this constitution, the 1947 ROC constitution, which also mixed the presidential and parliamentary system (Chang called it “modified parliamentary system” (修正式之內閣制)), has been seen as “the legacy of Weimar Constitution” by many researchers. However, no scholars had comprehensively surveyed “the way how Chang understood the semi-presidential system (dual executive system) of Weimar Republic” and “in what terms of Chang’s design and explanation make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1947 ROC constitution reflect the spirit of Weimar Constitution”. Due to the absence of those discussion, the recent researches fail to answer “Chang’s imagination for the quite powerful president in 1947 ROC constitution”.
In this thesis, I’m not trying to refute the argument that Chang was influenced by Weimar Constitution, but to restructure Chang’s analysis of Weimar Constitution and the explanation of 1947 ROC constitution, for the purpose of completely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president in 1947 ROC constitution. Through my analysis, we would find out that the presidency of 1947 ROC constitution was just like the role of Weimar President, which should be a figurehead in normal time, and exercise constitutional power only if necessary. Therefore,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ROC 1947 constitution,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semi-presidential system.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論文審定書 i
謝詞 ii
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緒論 1
第一章 張君勱的憲政理路 7
第一節 早年的思想養成與政治參與 7
第二節 張君勱與《威瑪憲法》 9
第三節 1947年憲法的制定經過述要 11
第二章 張君勱論威瑪總統的憲政角色 17
第一節 威瑪憲政的思想史基礎 17
第二節 中立權力:「虛」與「實」間的元首 18
第三節 「真正的議會制」與《威瑪憲法》 21
1、 議會制的「真正」型態 21
2、 《威瑪憲法》的制定背景 23
3、 普洛伊斯的憲政理念,及其對「真正議會制」理論的繼受 24
4、 《威瑪憲法》第48條總統緊急命令權釋疑 25
第四節 「物莫能兩大」:張君勱論威瑪憲政 27
第五節 議會(內閣)制中「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 31
第三章 1947年憲法的憲政雛型:以張君勱對「十二項修改原則」解釋為核心之考察 37
第一節 憲政的選擇 37
第二節 張君勱對〈五五憲草〉「獨裁式之總統制」的批評 38
第三節 張君勱的理想憲政模式 42
1、 大政方針由內閣決議,且行政權與立法權需「互通聲氣」 42
2、 內閣應透過集體決議的方式制定政策 43
3、 內閣應掌握財政歲出與歲入的編制之權 43
4、 政府須因政策得失進退 44
第四節 十二項修改原則的憲政結構 45
第五節 「有權無責」的總統? 49
第四章 受限的總統:張君勱對1947年憲法之總統的職權安排與憲政角色定位 53
第一節 「修正式之內閣制」的設計理路與總統職權 54
第二節 張君勱對1947年憲法的總統職權之解釋 57
1、 總統的「用人權」釋疑 57
2、 行政權的歸屬釋疑:以憲法44條的條文流變為核心之考察 58
3、 總統覆議核可權 61
4、 常態與非常態的政治領導權轉移 64
5、 總統選舉方式 65
第三節 受限的總統:威瑪總統與1947年憲法之總統的職權比較 66
第四節 政治中的「穩定因素」 70
結論 73
附錄:十二項修改原則(節錄) 79
參考資料 8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張君勱著作
外文部分
Chun-Mai, Carsun, Chang
1946 “Political Structure in the Chinese Draft Constitution.”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243, 67–76.
中文部分
張君勱
1922a 〈國是會議憲法草案乙種〉。東方雜誌:憲法研究號(上冊), 19(21),附錄22-31。
1922b《新德國社會民主政象記》。初版。上海:商務印書館。
1982 〈穆勒約翰議院政治論〉。收錄於: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央總部編輯, 《開國前後言論集》,頁1-28。台北市:正中書局。
1989 〈台灣政潮〉。收錄於:薛化元編,《一九四九年以後張君勱言論集1:政論──台灣部分》,頁3-8。台北縣:稻香出版社。
2005 《中國第三勢力》。中華民國張君勱學會譯。新北市:稻鄉。
2006a 〈德國新憲起草者柏呂斯之國家觀念及其在德國政治學說史上之地
 位〉。收錄於:《憲政之道》,頁341-353。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b 〈國憲議〉。收錄於:《憲政之道》,頁3-125。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c 〈我與憲法〉。收錄於:《憲政之道》,頁5-10。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d 〈新儒家政治哲學〉。收錄於:《儒家哲學之復興》,頁129-14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4a 〈國家民主政治與國家社會主義〉。收錄於:翁賀凱編,《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張君勱卷》,頁210-25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4b 〈國家社會主義綱領〉。收錄於:翁賀凱編,《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張君勱卷》,頁346-362。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4c 〈民主社會黨的任務(節錄)〉。 收錄於:翁賀凱編,《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張君勱卷》,頁474-50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4d 〈我從社會科學跳到哲學之經過〉。收錄於:翁賀凱編,《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張君勱卷》,頁363-37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4e 〈中國之前途:德國乎?俄國乎?〉。收錄於:翁賀凱編,《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張君勱卷》,頁32-44。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5a 〈對五五憲草修改原則疑難之解答〉。收錄於:中華民國張君勱學會 編,《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頁189-193。新北市:稻香出版社。
2015b 〈美國總統制與政協修正草案〉。收錄於:中華民國張君勱學會編,《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頁231-243。新北市:稻香出版社。
2015c 《社會主義思想運動概觀》。新北市:稻香出版社。
2015d 〈新憲法施行及培植之關鍵〉。收錄於:中華民國張君勱學會編,《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頁129-153。新北市:稻香出版社。
2015e 〈英美法德日俄六國志憲由來及施行憲政之要件〉。收錄於:中華民國張君勱學會編,《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頁245-277。新北市:稻香出版社。
2015f 〈政治協商會議修改五五憲草的原則〉。收錄於:中華民國張君勱學會編,《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頁 179-188。新北市:稻香出版社。
2015g 〈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收錄於:中華民國張君勱學會編,《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頁1-127。新北市:稻香出版社。
2015h 〈總統之地位〉。收錄於:中華民國張君勱學會編,《中華民國民主
憲法十講》,頁 223-229。新北市:稻香出版社。







其它文獻
外文部分
Constant, B.
1988a. “Principles of Politics Applicable to all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Biancamaria Fontana Tran., Constant: Political Writings. 170-30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b. “The Liberty of the Ascient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Moderns.” In
Biancamaria Fontana Tran., Constant: Political Writings. 307-32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uverger, Maurice
1980. “A New Political System Model: Semi-Presidential Gover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8(2), 165-187.
Elgie, Robert
1999. “The Politics of Semi-Presidentialism”. In Robert Elgie ed., Semi-presidentialism in Europe. 1-2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ulau, H. H. F.
1942. “Early Theories of Parliamentarism.”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8(1), 33-55.
Fontana, Biacamaria.
1988. “Introduction”. In Biancamaria Fontana Tran., Constant: Political Writings. 1-4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eans, Roger B.
1997. Democracy and socialism in Republican China: The politics of Zhang Junmai (Carsun Chang), 1906-1941.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Kalyvas, Andreas, & Katznelson, Ira
2008. Liberal beginnings: Making a republic for the modern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olb, Eberhard
2005. The Weimar Republic. P. S. Falla & R. J. Park Tran.. London: Routledge.
Loewenstein, Karl
1949. “The Presidency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A Study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Institutions”.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11(3), 447–496.
Mommsen, Hans
1996. The rise and fall of Weimar democracy. E. Forster & L. E. Jones Tran.. Chapel Hill, NC: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Mommsen, Wolfgang J.
1990. Max Weber and German politics, 1890-1920. Michael S. Steinberg Tran.
Chicago, 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edler, Martin
1959. “The Theory of the Weimar Presidency”. The Review of Politics, 21(4), 692–
698.
Pollock, J. K.
1929. “The German Party System”.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3(4), 859–891.
Redslob, Robert
1918. Die parlamentarische Regierung in ihrer wahren und in ihrer unechten
Form: Eine vergleichende Studie über die Verfassungen von Englarid, Belgiell, Ungarn, Schweden und Frankreich. Tübingen: Mohr.
Sartori, Giovanni
1994.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An Inquiry Into Structures, Incentives, and Outcomes.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Schmitt, Carl
2017. “Hugo Preuss: His concept of the state and his position in German state
theory.”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38(2), 349–370.
Shen, Y. C.
2011. “Semi-presidentialism in Taiwan a Shadow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Weimar Republic”. Taiwan Journal of Democracy, 7(1), 135–152.
Stirk, Peter
2002. “Hugo Preuss, German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Weimar constitution”.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23(3), 497-516.
Wolfgang C. Müller.
1999. “Austria”. In Robert Elgie ed., Semi-presidentialism in Europe. 22-4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od, Dennis
2009. “Benjamin Constant: Life and Work”. In Helena Rosenblatt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Constant. 3-22.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中文部分
Bendersky, Joseph W.
2015 《卡爾.施米特:德意志國家的理論家》。陳偉、趙晨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Haffner, Sebastian
2009 《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回顧德意志國 》。周全譯。台北縣:左岸文化。
Kelsen, Hans
2016 〈誰應成為憲法的守護者?〉。收錄於:黃卉、晏韜編,張龑譯,《德國魏瑪時期國家法政文獻選編》,頁228-264。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Laski, H.
1930 《政治典範(四)》。張士林譯。上海:商務印書館。
Schmitt, Carl
2005《憲法的守護者》。李君韜、蘇慧婕譯。臺北縣:左岸文化出版 。
2016《憲法學說》。劉鋒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Preuss, Hugo
2016 〈紀念1919年3月之帝國憲法總則草案〉。收錄於:黃卉、晏韜編,張龑譯,《德國魏瑪時期國家法政文獻選編》,頁49-63。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Webber, Max
2009 〈新政治秩序下的德國議會與政府〉。收錄於:閻克文譯,《韋伯政治著作選》。北京:東方出版社。
王文霞
1984 〈威瑪共和的政治(一九一九─一九二三)〉。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歷史
學報,11,頁127-170。
王本存
2011《憲政與德行─張君勱憲政思想研究》。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
江宜樺
2001 〈康士坦論自由、平等與民主政治〉。收錄於:江宜樺著,《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江勇振
1999 〈張君勱〉。收錄於:王壽南編,《諸國歷代思想家(22):熊十力、張君勱、蔣中正》,頁85-182。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任育德
1999 《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的發展》。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沈有忠
2006 〈德國威瑪共和的憲法:一個半總統制的個案研究〉。東吳政治學報,24,頁163-212。
2009 《威瑪憲政變奏曲:半總統制憲法的生命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2011 〈半總統制下行政體系二元化之內涵〉。政治科學論叢,47,頁33-64。
2019 〈消費憲改非民主之福〉。TVBS新聞網(2019/11/01),引自: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226793 檢索日期:2020/04/29。
李貴忠
2016 《張君勱年譜長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惠宗
1997 〈國家組織法的憲法解釋──兼評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三八七與四一九號解釋〉。 臺大法學論叢,26(4),頁13-75。
林濁水
2016a 〈林全當然不是總統的執行長〉。三立新聞網(2016/10/11),引自: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88986 檢索日期:2020/06/04。
2016b 〈民眾滿意度驟降與總統危機處理策略(一)〉。自由評論網(2016/06/29),引自: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745550?fbclid=IwAR1-Jkd2liS4OzypdlApuhCRcwAQm9tR4ONbb6LhRW84-zrJ1g34MTWxrLc 檢索日期:2020/04/29。
吳圳義
1990 〈法國第五共和憲法的誕生〉。歷史月刊,31,頁48-59。
洪茂雄
1990 〈威瑪憲法制定過程與影響〉。歷史月刊,31,頁25-32。
胡佛
1998a 〈當前政治民主化與憲政結構〉。收錄於:胡佛著,《憲政結構與政府體制》,頁219-248。台北市:三民書局。
1998b 〈國家結構與憲政改革〉。收錄於:胡佛著,《憲政結構與政府體制》,頁271-278。台北市:三民書局。
1998c 〈國家結構與政體結構的解析〉。收錄於:胡佛著,《憲政結構與政府體制》,頁 279–288。台北市:三民書局。
胡適著,曹伯言編
2004 《胡適日記全集8:1940~1952》。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胡頌平
1990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篇初稿第六冊》。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重慶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中共重慶市委黨校編
2016 《政治協商會議紀實(上)》。重慶:重慶出版社。
荊知仁
2001 《中國立憲史》。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孫文
1921 〈五權憲法〉。中山學術資料庫,網址: http://sunology.culture.tw/cgi-bin/gs32/s1gsweb.cgi/ccd=OisfZa/record?r1=46&h1=1 檢索日期:2020/03/12。
許有為
2017 〈曲解憲法為前總統卸責?為總統違憲擴權鋪路?!〉。想想論壇(2019/08/30),引自: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456
檢索日期:2020/03/06。
陳惠苓
1991 〈張君勵憲政思想之研究(1945-1948)〉。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陳新民
2000 〈戒嚴法制的檢討〉。收錄於:陳新民著,《法治國家公法學的理論與實踐:陳新民法學論文自選集(上)》,頁 407-438。自版。
2002 《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自版。
2005 《公法學劄記》。台北市:新學林出版。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
1946 《國民大會實錄》。國民大會歷次會議實錄影像系統,網址:https://lis.ly.gov.tw/nacgi/ttsweb?@2:1099785772:3:1:1@@C1B538E7F149D796A798 檢索日期:2020/04/18。
許結翔
2013 〈論張君勱的憲政立國思想〉。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黃昭元
1998 〈九七修憲後我國中央政府體制的評估〉。臺大法學論叢,27(2),183-215。
梁啟超
2005 〈國家論〉。收錄於:夏曉虹編,梁啟超著,《飲冰室合集外文(下冊)》,頁1206-1244。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梁漱溟
2016 〈參加舊政協的經過〉。收錄於:重慶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中共重慶市委黨校編,《政治協商會議紀實(上)》,頁482-491。重慶:重慶出版社。
程文熙
1988 〈張君勱先生與中國憲政〉。收錄於:蕭公權等著,《社會主義──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頁459-473。台北市:時報文化。
傅正
2003〈我國不是內閣制嗎?〉。收錄於:薛化元等編輯,《《自由中國》選集3:憲政問題》,頁73-96。台北縣:稻香出版社。
雷震
1989a 《雷震全集15:雷震與民主憲政(一)》。傅正編。台北市:桂冠圖書。
1989b 《雷震全集23:制憲述要》傅正編。台北市:桂冠圖書。
2010 《中華民國制憲史:政治協商會議憲法草案》。薛化元編。新北市:稻
香出版社。
2011 《中華民國制憲史:制憲國民大會》。薛化元編。新北市:稻香出版
社。
薛化元
1993 《民主憲政與民族主義的辯證發展──張君勱思想研究》。新北市: 稻禾出版社。
1999 〈張君勱議會(責任)內閣制主張之研究(1922-1947)〉。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6,123-146。
楊尚儒
2012 〈獨裁或專政?由漢譯名探討施米特的Diktatur概念〉。政治科學論叢,54,頁1-36。
2014 〈再論國家元首之權威在Schmitt理論中之意義:與〈人格權威與政治
秩序的形成〉一文商榷〉。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50,頁101-156。
楊永乾
1993 《中國民國憲法之父──張君勱傳》。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廖揆祥
2004 〈公民投票在德國各即政治體系的發展〉。台灣政治學刊,8(2), 51-120。
蔡英文
2011 〈政治領導與民主:一種政治觀念史的闡釋〉。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9,1-57。
2015a 〈革命後的政治思辨─柏克對法國大革命的批判,與龔斯當的自由
憲政的觀點〉。收錄於:蔡英文著,《從王權、專制到民主》,頁 145-164。台北市: 聯經出版社。
2015b 〈民主憲政國家與人民主權之間的緊張──卡爾·施密特對議會式民主的批判〉。收錄於:蔡英文著,《從王權、專制到民主》,頁165-194。台北市: 聯經出版社。
蔡宗珍
2002 〈關於威瑪憲法的幾點思考〉。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頁605-629。台北市:元照出版。
潘光哲
1999 〈張君勱對社會主義體制的觀察(1919-192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
學報,16,48-80。
鄧麗蘭
2010 《西方思潮與民國憲政運動的演進》。天津市:南開大學出版社。
蔣勻田
1976 《中國近代史轉捩點》。香港:友聯出版社。
蕭公權等
1980 《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社會主義》。台北市:時報文化。
蕭公權
1982 《蕭公權全集之八──憲政與民主》。台北市:聯經出版。
鍾芳樺
2014 〈人格權威在法秩序與民主秩序中的意義:兼論Schmitt對威瑪共和總統的看法〉。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50,157-190。
繆全吉編
1989 《中國制憲史資料彙編──憲法篇》。台北縣:國史館。
薩孟武
1989 《中國憲法新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顏厥安
2013 〈國會應制定總統職權行使法〉。自由評論網(2013/10/14),引自: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721791 檢索日期:2020/8/2。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