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401113-03224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401113-032245
論文名稱
Title
誰的中國?誰的模式?普遍性與特殊性之辯
Whose China Model Is It? The Debate between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1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3-04-09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3-05-06
關鍵字
Keywords
現代化、普世價值、中國特殊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北京共識、中國模式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uniqueness, universal value, modernization, Beijing Consensus, China model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909 次,被下載 61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90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618 times.
中文摘要
中國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引發多方關乎「中國模式」的各式辯論,主要莫不聚焦在中國模式的存在與否,以及能否對外輸出。本文旨在探討中、西兩方知識界各是如何回答前述兩個問題,採用文本分析法與比較文獻法,從以下三個面向展開論述:一、「中國模式」確實存在,但因其特殊性之故,無法適用於中國以外的國家;二、「中國模式」不僅存在,而且可推及適用於其他後進國家;三、所謂「中國模式」事實上根本並不存在。通過對這三個面向的綜合考察,本研究發現兩方知識社群由於不免於受到彼此情感傾向乃至預設認知不同的左右,二者所謂的中國模式因而呈現一定的歧異,故其間其實更是充斥著「中國模式論」。換言之,中西學者當下對於中國模式的種種意見相左,非但體現既有的且未曾休止的「中化」和「西化」之論爭,即又一形式的「普世價值論」vs.「中國特殊論」隱然其中,更是了然存在兩種對於普世文明的闡釋一以貫之,即普世文明是以西方文明為典範,抑或是由多元文明所共享、重疊部分而組成。準此,中、西兩方各自表述下的「中國」,造就彼此「模式」的分歧不一。
Abstract
The rise of China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It has led to broad-ranging debates about whether a “China model” exists, and, if so, whether it is restricted to China or can be spread to other countries. 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s’ arguments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related to China model.
The research methods applied in this thesis are content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method. The literature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types: first, the China model does exist but is restricted to China because of its uniqueness; second, the China model not only exists but is able to spread to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rd, the China model actually doesn’t exist. I develop a panoramic framework to evaluat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se so-called China model. This thesis finds that what caused the diversities of opinions are the differences in emotion and presupposi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cademia. In other words, the discussion over the China model is a recurrence of earlier debates over Chinese identity, and whether China should adopt “Wester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or resist such trends. More than that, it involves two definitions of universal civilization: one is that the idea of universal civilization implies “Western” civilization; the other is that it means the overlap of civilizations.
Accordingly,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s result in a great variety of the so-called China model.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 ………………………………………………………………8
第三節 文獻回顧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2
第五節 章節安排 ………………………………………………………………13
第六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14
第二章 具特殊性的中國模式 ………………………………………………15
第一節 中國的「現代轉向」 …………………………………………………15
第二節 西方視野下的「中國特殊論」 ………………………………………19
第三節 東方視野下的「中國特色」 …………………………………………34
第四節 小結 ……………………………………………………………………48
第三章 具普遍性的中國模式 ……………………………………………50
第一節 所謂模式的「普遍性」 ………………………………………………50
第二節 西方視野下的「西方中心論」 ………………………………………54
第三節 東方視野下的「文明化的使命」 ……………………………………65
第四節 小結 ……………………………………………………………………74
第四章 中國模式之虛偽 …………………………………………………76
第一節 西方視野下的「他者中國」 …………………………………………77
第二節 東方視野下的「轉型之未竟」 ………………………………………88
第三節 小結 ……………………………………………………………………99
第五章 結論 ………………………………………………………………10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1
第二節 展望 ……………………………………………………………………104

參考資料 ……………………………………………………………………10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Beeson, Mark. 2009. “Developmental States in East Asia: a Comparison of the Japanese and Chinese Experiences.”
Asian Perspective 33(2): 5-39.
Breslin, Shaun. 2011. “The ‘China Model’ and the Global Crisis: from Friedrich List to a Chinese Mode of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Affairs 87(6): 1323-1343.
Dickson, B. J. 2011. “Updating the China Model.” Washington Quarterly 34(4): 39-58.
Dirlik, Arif. 2006. “Beijing Consensus: Beijing “Gongshi.” Who Recognizes Whom and to What End?”
http://globalautonomy.ca/global1/position.jsp?index=PP_Dirlik_BeijingConsensus.xml (accessed Feb. 26, 2012).
------. 2011. “The Idea of a ‘Chinese Model’: a Critical Discussion.” 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 1(2): 129-137.
Fewsmith, Joseph. 2011. “Debating “the China Model”.” http://media.hoover.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CLM35JF.
pdf (accessed Nov. 19, 2012).
Fukuyama, Francis. 2012. “The Future of History.” http://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136782/francis-fukuyama/the-
future-of-history (accessed Aug. 16, 2012).
------. 2012. “The Patterns of History. ” Journal of Democracy 23(1): 14-26.
Gresh, Alain. 2008. “Understanding the Beijing Consensus.” http://mondediplo.com/2008/11/03beijingconsensus
(accessed Feb. 29, 2012).
Horn-Phathanothai, Leo. 2008. “Challenging the China Model.” http://li210-190.members.linode.com/article/show/single/
en/2643-Challenging-the-China-model (accessed September 24, 2011).
Huntington, Samuel P..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nglehart, R. and W. E. Baker. 2000. “Modernization, Cultural Change, and the Persistence of Traditional Valu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5(1): 19-51.
Kennedy, Scott. 2010. “The Myth of the Beijing Consensu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9(65): 461-477.
Khan, Azizur Rahman, and Carl Riskin. 2001.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urlantzick, Joshua, and Perry Link. 2009. “China: Resilient, Sophisticated Authoritarianism.”
http://www.underminingdemocracy.org/china/ (accessed May 9, 2012).
Lagerkvist, Johan. 2008. “The Limits of the China Model.” http://www.glasshouseforum.org/pdf/GF_lagerkvist_
chinamodel.pdf (accessed Feb. 19, 2013).
Leonard, Mark. 2008. “The Creation of a Chinese Model.” http://www.gbcc.org.uk/files/documents/China Review45.pdf
(accessed July 26, 2012).
Naughton, Barry. 2009. “Singularity and Replicability in China's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
www.aeaweb.org/assa/2009/retrieve.php?pdfid=356 (accessed Aug. 3, 2012).
------. 2010. “China's Distinctive System: Can It Be a Model for Other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9(65): 437-460.
Ockham Research. 2008. “Does China Truly Offer an Alternate Economic Model?”
http://seekingalpha.com/article/112205 (accessed September 30, 2011).
Puddington, Arch. 2009. “A Third Year of Decline.” Journal of Democracy 20(2): 93-107.
Shih, Chih-yu. 1999. Collec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and Legal Reform in China.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 2007. Democracy (Made in Taiwan): The “Success” State as a Political Theory. Lanham: Lexington Books.
Shirk, Susan. 2010. “Economist Debates: China Model.” http://www.economist.com/debate/overview/179 (accessed
September 27, 2011).
Smith, Jennifer Grace. 2010. “The “Beijing Consensus”: China's Next Major Export?” China Elections and Governance
Review (5): 29-42.
Whyte, Martin King. 2009. “Paradoxes of China’s Economic Boom.”
http://www.annualreviews.org/doi/pdf/10.1146/annurev-soc-070308-115905 (accessed Jan. 26, 2013).
丁志剛、劉瑞蘭,2010,〈「中國模式說」值得商榷〉,《學術界》,(4): 22-28。
丁學良,2009,〈「中國模式」為何不好推廣?〉,http://www.aisixiang.com/data/31240.html,檢索日期:2011年9月
30日。
------,2010,〈中國發展與中國模式的未來〉,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35824,檢索日期:2012年
11月7日。
------,2011,《辯論「中國模式」》,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中國模式:贊成與反對》,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于迎麗,2010,〈重新解讀「中國模式」:概念與影響〉,《現代國際關係》,(6): 25-32。
尹倩,2011,〈「中國模式」的基本內涵〉,《高校理論戰線》,(1): 7-10。
文迪,2008,〈「中國模式」與思想解放──訪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教授〉,《上海黨史與黨建》,(11): 1-4。
王偉光,201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艱辛探索和成功開創〉,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31-41。
王紹光,2010,〈堅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國社會主義實踐六十年〉,載於《論中國 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
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94-118。
------,2011,〈建國60年,兩個時期不能被隔斷〉,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38939,檢索日期:
2012年10月16日。
王毅,2012,〈所謂「中國模式」自秦制以來就有〉,載於《反思「中國模式」》,何迪、魯利玲編,北京:社會科學
文獻出版社,163-165。
王瑾譯,Martin Jacques原著,2011,〈中國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以國家為例〉,《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4): 109-113。
王續添,2011,〈中心主義政治制度與「中國政治模式」〉,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38224,檢索
日期:2012年10月16日。
王鑫、李俊宏等譯,Stefan Halper原著,2010,《北京說了算?:中國的威權模式將如何主導二十一世紀》,台北:八
旗文化。
左憲民,2010,〈「北京共識」與中國道路的價值意蘊解析〉,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京:中國
社會科學出版社,296-304。
甘陽,2010,〈中國道路:三十年與六十年〉,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119-134。
------,2010,〈發展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亞洲模式〉,載於《人民共和國六十年與中國模式》,潘維、瑪雅主編,北
京:三聯書店,273-277。
田春生,2006,〈「中國模式」:如何理解──從制度轉型的視角〉,載於《中國模式與「北京共識」:超越「華盛頓共
識」》,俞可平、黃平、謝曙光、高健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1-33。
全毅,2011,〈論中國經驗與中國模式〉,《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1): 45-51。
朱可辛,2009,〈發展中的「中國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5): 26-31。
------,201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文化支撐〉,《科學社會主義》,(5): 32-33。
余金成,2006,〈和諧社會目標與中國發展模式的初步形成〉,載於《中國模式與「北京共識」:超越「華盛頓共
識」》,俞可平、黃平、謝曙光、高健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50-167。
佚名譯,Jonathan Anderson原著,2006,〈既不是神話 也不是奇蹟——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真相〉,《經濟導刊》,
(12): 77-81。
------,2012,〈「中國模式」、「華盛頓共識」和「亞洲模式」〉,載於《反思「中國模式」》,何迪、魯利玲編,北
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28-135。
佚名譯,David M. Lampton原著,2008,〈中國模式為何吸引世界目光〉,《黨建》,(10): 61-62。
吳志攀,2010,《人民共和國六十年與中國模式》序,潘維、瑪雅編,北京:三聯書店。
吳波,2010,〈社會形態與現代化雙重視野中的中國道路〉,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京:中國社
會科學出版社,135-151。
吳敬璉,2012,〈前言:「中國模式」,還是過渡體制〉,載於《反思「中國模式」》,何迪、魯利玲編,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1-9。
呂增奎譯,Arif Dirlik原著,2009,〈重訪後社會主義:反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馬克思主義與
現實》,(5): 24-35。
呂增奎譯,Peter Nolan原著,2005,〈處在十字路口的中國〉,《國外理論動態》, (9): 31-36。
宋林飛,2010,〈「中國模式」的成功與未來〉,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378-400。
李君如,2010,〈對「中國模式」的幾點看法〉,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357-360。
李林,2010,〈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優越性〉,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421-436。
李振昌、林慈淑譯,L. E. Harrison & S. P. Huntington編著,2003,《為什麼文化很重要》,台北:聯經。
李振昌、林慈淑譯,杜維明原著,2003,〈東亞現代化意義初探〉,載於《為什麼文化很重要》,L. E. Harrison & S. P.
Huntington編著,台北:聯經,359-370。
李捷,201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當代中國發展道路〉,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57-67。
李隆生、張逸安譯,Martin Jacques原著,2010,《當中國統治世界》,台北:聯經。
李楊、章添香譯,J. E. Stiglitz原著,2010,《全球化及其不滿》中文版序,J. E. Stiglitz著,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李靜旻,2007,《一個中國,兩種威脅──美國與日本知識界的文化策略》,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
岸關係教學與研究中心
杜維明,2011,〈中國的崛起需要文化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6): 35-39。
汪暉,2011,〈中國道路的獨特性與普遍性〉,http://www.guancha.cn/wang-hui/2011_04_18_65730.shtml,檢索日
期:2012年3月24日。
沈雲鎖、陳先奎主編,2007,《中國模式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沈聯濤,2011,〈中國增長模式新啟示〉,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41260,檢索日期:2012年12月
22日。
周凡譯,David Schweickart原著,2006,〈從這兒你到不了那兒:對「北京共識」的思考〉,載於《中國模式與「北京
共識」:超越「華盛頓共識」》,俞可平、黃平、謝曙光、高健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72-98。
周琪、劉緋、張立平、王圓譯,Samuel P. Huntington原著,1998,《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華出版
社。
房寧,2010,〈中國發展的政治模式〉,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437-
447。
林同奇譯,Paul A. Cohen原著,1991,《在中國發現歷史》,台北:稻鄉出版社。
林雨蒨譯,Mark Leonard原著,2008,《中國怎麼想?》,台北:行人。
林春,2010,〈「中國模式」議〉,《政治經濟學評論》,(4): 64-72。
金耀基,2004,《中國的「現代轉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侯秀琴譯,John and Doris Naisbitt原著,2009,《中國大趨勢:八大支柱撐起經濟強權》,台北:天下遠見。
俞可平,2006,〈「中國模式」:經驗與鑒戒〉,載於《中國模式與「北京共識」:超越「華盛頓共識」》,俞可平、
黃平、謝曙光、高健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1-20。
------,2011,〈「西化」與「中化」的百年論爭──回顧與思考〉,http://www.aisixiang.com/data/47324.html?page=1,
檢索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俞可平、莊俊舉,2005,〈熱話題與冷思考──關於「北京共識」與中國發展模式的對話〉,載於《中國與全球化:華盛
頓共識還是北京共識》,黃平、崔之元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212。
施雪華,2009,〈提「中國模式」為時尚早〉,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31054,檢索日期:2013年
1月31日。
胡鞍鋼,2005,〈對中國之路的初步認識〉,載於《中國與全球化:華盛頓共識還是北京共識》,黃平、崔之元主編,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46-178。
唐士其,2010,〈「中國模式」不可能「去政治化」〉,《人民論壇》,(24): 54-55。
------,2010,〈「中國模式論」中的未定之數〉,《中國市場》,(42): 76-78。
唐亮,2011,〈現代化的政治經濟學和中國模式的有效性評估〉,《馬克思主義與現實》,(4): 175-182。
孫中欣,2009,〈哈佛「中國通」談中國研究與中國模式──傅高義教授專訪〉,《國際社會科學雜誌》,(1): 5-10。
徐崇溫,2010,〈關於如何理解中國模式的若干問題〉,《馬克思主義研究》,(2): 5-10。
秦宣,2008,〈國際視野中的「中國模式」──兼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際影響〉,《中國人民大學學報》,(4): 9-
15。
秦暉,2010,〈有沒有「中國模式」?〉,《中國市場》,(24): 19-22。
------,2011,〈「左」與「右」:「中國模式」下的思想界〉,《當代中國研究通訊》,(16): 31-32。
秦曉,2012,〈「中國模式」與「中國模式論」〉,載於《反思「中國模式」》,何迪、魯利玲編,北京:社會科學文
獻出版社,203-206。
袁偉時,2010,〈中國模式再審視〉,http://www.aisixiang.com/data/33428.html?,檢索日期:2013年1月31日。
------,2011,〈「中國模式」?太早了!〉http://www.guancha.cn/life/2011_04_13_56063.shtml,檢索日期:2013年1
月31日。
袁劍,2010,〈是中國模式,還是中國想像?〉,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34788,檢索日期:2013
年2月2日。
軒傳樹,2011,〈如何認識西方視野下的「中國模式」〉,《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8 (4): 46-50。
馬立誠,2012,〈海內外激辯「中國模式」〉,載於《反思「中國模式」》,何迪、魯利玲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154-162。
高尚全,2012,〈強調「中國模式」可能誤導改革〉,《人民論壇》,(19): 66-67。
常士誾,2006,〈兩條道路的差異:「華盛頓共識」與中國發展道路道路──中國特色發展道路的探索〉,載於《中國模
式與「北京共識」:超越「華盛頓共識」》,俞可平、黃平、謝曙光、高健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373-
387。
張宇,2010,〈中國模式的含意與意義:經濟學的視角〉,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655-678。
張洪斌、許靖國譯,John and Doris Naisbitt、趙啟正原著,2010,《對話:中國模式》,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張紹宗譯,Jim Rohwer原著,1997,《亞洲的崛起 : 美國為什麼將隨著亞洲的經濟繁榮而繁榮》,上海:上海人民。
張維迎,2011,《中國市場的邏輯》,台北:木馬文化。
張維為,2008,〈中國模式回應世界挑戰〉,《當代中國史研究》,15 (2): 118-120。
------,2009,〈中國模式的解讀及影響〉,《領導之友》,(5): 5-7。
------,2010,《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一個奇跡的剖析:中國模式及其意義〉,《紅旗文稿》,(6): 4-7。
------,2011,〈問答張維為之一:關於「中國模式」〉,http://www.guancha.cn/zhang-wei-wei/2011_11_22_62198.
shtml,檢索日期:2012年12月22日。
張瑾譯,Peter Nolan原著,2006,《中國處在十字路口》,香港:大風。
曹檳、孫豫寧譯,Edward Steinfeld原著,2011,《中國的邏輯:為什麼中國的崛起不會威脅西方》,北京:中信。
莊俊舉,2006,〈「北京共識」與中國模式研究〉,載於《中國模式與「北京共識」:超越「華盛頓共識」》,俞可
平、黃平、謝曙光、高健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68-188。
莊俊舉譯,Thomas Heberer原著,2006,〈中國是否可視為一種發展模式?──七個假設〉,載於《中國模式與「北京共
識」:超越「華盛頓共識」》,俞可平、黃平、謝曙光、高健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13-120。
許紀霖,2010,〈慎提中國模式〉,http://www.guancha.cn/xu-ji-lin/2010_12_13_71459.shtml,檢索日期:2013年1月
31日。
------,2012,〈普世文明,還是中國價值?──近十年中國歷史主義思潮之批判〉,載於《反思「中國模式」》,何迪、
魯利玲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3-43。
郭盛,2011,〈「中國模式」研究綜述〉,《紅旗文稿》,(2): 20-23。
陳正良、羅維譯,Bates Gill and Yanzhong Huang原著,2007,〈中國軟實力資源及其局限〉,《國外理論動態》,
(11): 56-62。
陳妙香譯,Nicholas D. Kristof and Sheryl Wudunn原著,1996,《驚蟄‧中國》,台北:智庫文化。
陳志武,2010,《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台北:八旗文化。
陳宜中,2010,〈崛起中國的十字路口:許紀霖先生訪談錄〉,《思想》,(14): 234-272。
程恩富,2009,〈中國模式的經濟體制特徵和內涵〉,《經濟學動態》,(12): 50-54。
程恩富、胡樂明、劉志明,2011,〈關於中國模式研究的若干難點問題探析〉,《河北經貿大學學報》,32 (1): 5-10。
童世駿,2010,〈中國模式的普遍性與特殊性〉,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0_12_13_52071.shtml,檢索日
期:2012年3月24日。
黃平,2010,〈「北京共識」還是「中國經驗」〉,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262-280。
黃亞生,2011,《「中國模式」到底有多獨特?》,北京:中信出版社。
黃宗智,2005,〈悖論社會與現代傳統〉,《讀書》,(2): 3-14。
------,2005,〈認識中國—走向從實踐出發的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1): 83-93。
黃裕美譯,Samuel P. Huntington原著,1997,《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
新華通訊社《參考資料》編輯部譯,Joshua Cooper Ramo原著,2005,〈北京共識〉,載於《中國與全球化:華盛頓共
識還是北京共識》,黃平、崔之元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62。
楊永生、劉冰,2010,〈中國模式的普遍性、特殊性及趨勢〉,《求實》,(4): 32-35。
楊學功,2010,〈全球化與「中國模式」──兼談雷默的「北京共識」〉,《學術界》,(1): 30-41。
溫洽溢譯,Susan Shirk原著,2008,《脆弱的強權──中國崛起的背後》,台北:遠流。
賈海濤,2010,〈中國模式:在現實與想像之間〉,《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 (6): 1-18。
賈康,2012,〈我看「中國模式」問題〉,載於《反思「中國模式」》,何迪、魯利玲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173-176。
鄒東濤,2006,〈「華盛頓共識」、「北京共識」與中國獨特的發展道路〉,載於《中國模式與「北京共識」:超越
「華盛頓共識」》,俞可平、黃平、謝曙光、高健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409-434。
裴敏欣,2011,〈中國:經濟增長和政權合法性〉,http://www.aisixiang.com/data/44455.html,檢索日期:2011年10月
11日。
褚國飛譯,Elizabeth J. Perry原著,2009,〈略論新中國政治體制的活力〉,《國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2): 56-
57。
趙宏,2010,〈中國模式與世界主要發展模式比較研究〉,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925-936。
趙偉妏譯,Mike Featherstone原著,2009,《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台北:韋伯文化國際。
趙越譯,Tony Andréani原著,2008,〈中國融入世界市場是否意味著「中國模式」的必然終結?〉,《國外理論動
態》,(5): 67-75。
趙穗生,2009,〈中國模式探索:能否取代西方的現代化模式?〉,載於《中國模式:解讀人民共和國的60年》,潘維
主編,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81-305。
趙麗譯,Martin Jacques原著,2010,〈理解中國〉,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410-412。
------,2010,〈不要用我們的標準去評價中國〉,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993-995。
劉軍寧,1998,〈特殊價值與普遍價值之間──「文明衝突」的另一面〉,載於《全球關係中的中國處境》,汪暉、余國
良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63-70。
劉康,1998,〈全球化與中國現代化的不同選擇〉,載於《90年代的「後學」論爭》,汪暉、余國良編,香港:中文大
學出版社,31-42。
潘維,2010,《當代中華體制──中國模式的經濟、政治、社會解析》,香港:三聯書店。
蔡拓,2010,〈探索中的「中國模式」〉,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71-377。
鄧小平,2010,〈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節選)〉,載於《論中國模式》,趙劍英、吳波主編,北
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4-5。
鄭永年,2005,〈切勿誇大「北京共識」〉,http://www.inmediahk.net/node/14709,檢索日期:2011年9月25日。
------,2009,〈國際發展格局中的中國模式〉,《中國社會科學》,(5): 20-28。
------,2010,〈中國模式的核心是什麼?〉,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33605,檢索日期:2012年12
月11日。
------,2010,〈「中國模式」為何引起世界爭論?〉,http://test.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49081,檢索日
期:2012年11月5日。
------,2010,〈中國模式研究應去政治化〉,《人民論壇》,(24): 52-53。
------,2011,《中國模式:經驗與困局》,台北:揚智文化。
鄭永年、黃彥杰,2010,〈中國「國家主義經濟模式」何處去〉,《中國市場》,(11): 16-19。
燕繼榮,2010,〈「中國模式」的學術辨析〉,《探索與爭鳴》,(12): 17-19。
------,2012,〈「中國奇跡」:成就與問題〉,《江蘇行政學院學報》,(3): 85-89。
曠新年、王愛松譯,S. N. Eisenstadt原著,2006,《反思現代性》,北京:三聯書店。
蘇創譯,J. E. Stiglitz原著,2005,〈後華盛頓共識的共識〉,載於《中國與全球化:華盛頓共識還是北京共識》,黃
平、崔之元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86-102。
觀察者,2010,〈科爾奈:根本沒有「中國模式」〉http://101.226.0.82/society/2010_11_18_51113.shtml,檢索日期:
2013年1月16日。
------,2011,〈福山:中國模式代表集中高效〉,http://www.guancha.cn/life/2011_0413_56076.shtml,檢索日期:2012
年8月16日。
------,2011,〈福山:中國模式的特徵與問題〉,http://www.guancha.cn/life/2011_04_15_56153.shtml,檢索日期:
2012年8月16日。
------,2011,〈福山:有效政府與民主不衝突〉,http://www.guancha.cn/life/2011_04_17_56195.shtml,檢索日期:
2012年8月16日。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