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論文名稱 Title |
我國社會救助制度變遷過程-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 The Process of Public Assistance System in Taiwan-The Point of View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
||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
|||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
語文別 Language |
||
學位類別 Degree |
頁數 Number of pages |
125 |
|
研究生 Author |
|||
指導教授 Advisor |
|||
召集委員 Convenor |
|||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
|||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
2014-01-09 |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
2014-01-19 |
關鍵字 Keywords |
社會救助、理念、歷史制度主義、制度、貧窮線 Social Assistance, Idea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stitution, Poverty Line |
||
統計 Statistics |
本論文已被瀏覽 5910 次,被下載 2479 次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91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479 times. |
中文摘要 |
本文主要研究我國社會救助制度的變遷過程,藉由制度的變與不變,以探詢社會救助制度之所以無法充分保障愈來愈多貧困者的原因。筆者選取三個修正幅度較大的時期作為探討範圍,分別是1949年至1980年、1981年至1999年、2000年至2010年。藉由「政策典範」的概念,將社會救助制度分為政策層次、制度層次與理念層次進行深入討論。 研究發現,我國在不同時空環境中的不同行動者,皆致力於引進西方理念進行改革。可是,這樣的學習與改革並未深入到既有政策理念的層次。所以,在制度改變的同時,也暗藏了舊有的、不變的規定,像是家庭應計人口、虛擬所得設算等規定。由此可見,主要的政策行動者仍然認為人民應自助自立,減少福利依賴的想法。而這樣的理念維持,主要源自於政策行動者受到非正式制度,家庭倫理與工作倫理的限制之下,為了減少救助成本所做的選擇。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國社會救助制度至今還是只能保障極有限的低收入戶,無法確切回應當代社會需要的原因。 |
Abstract |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the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by changed and unchanged to look for the reasons why the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can not fully protect the poor. I selected three phases as 1949-1980, 1981-1999, 2000-2010. The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e policy level, institutional level and idea level to analyze in the concept of policy paradigm.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different actors in different space environments, both committed to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ideas for reform. However, learn and reform did not change the existing policy ideas. Therefore, the system was hidden the same regulations, such as the calculation of household member, the calculation of income. Thus, the main policy actors still believe that the people should be self-reliance, reduce welfare dependency idea. This concept mainly from informal institutions, like family ethics and work ethic. The policy actors use informal institutions to reduce expenses and assist work. This is the reason, our country assistance system only protect very limited poor to now. |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
論文審定書………………………………………………………………i 誌謝………………………………………………………………………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目錄………………………………………………………………………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文獻回顧……………………………………………………3 第四節 研究途徑、架構與方法……………………………………9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7 第六節 章節安排……………………………………………………18 第二章 1949年至1980年的社會救助法……………………………… 20 第一節 工業化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20 第二節 國家責任的政策方向……………………………………24 第三節 1980年社會救助法之政策學習…………………………30 第四節 民生主義理念與福利國家理念的引進…………………46 第三章 1981年至1999年的社會救助法………………………………52 第一節 後工業社會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52 第二節 社會救助制度的延續與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的出現 56 第三節 1997年社會救助法之政策學習…………………………61 第四節 民生主義理念的延續與工作福利理念的加入…………69 第四章 2000年至2010年的社會救助法………………………………74 第一節 全球化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74 第二節 積極性的社會救助政策…………………………………77 第三節 2010年社會救助法之政策學習…………………………84 第四節 民生主義理念的延續與社會投資理念的加入…………91 第五章 結論……………………………………………………………96 參考文獻………………………………………………………………106 |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
中文期刊: 王秋絨,1978,〈我國社區發展的評估與改進〉,《社區發展季刊》,5(101):6-8。 王篤強,2007,〈新貧與激活:當代社會救助政策發展方向與能力取向的闡釋〉,《社區發展季刊》,116:126。 李碧涵,1994,〈台灣地區後工業轉型之國家與社會〉,《國立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12:245-282。 李淑容,2007,〈台灣新貧現象及其因應對策〉,《東吳社會工作學報》,7:193-219。 李曉廣,2009,〈新制度主義政治學主要流派及其整合研究述評〉,《大連理工大學學報》,30(4):85-89。 李健鴻,2011,〈當前台灣的工作貧窮危機與勞動保護對策》,《邁向社會投資型國家:就業與安全重大議題研究論文集》,5:113-127。 呂朝顯,2007,〈「新貧」的意義、政策及其限制〉,《社區發展季刊》,119:20-39。 社會建設,1972,〈論省市「小康」與「安康」計畫的積極意義〉,《社會建設》,15:1-2。 ───,1994,〈邁向二十一世紀社會福利之規劃與整合〉,《社會建設》,88:3-4。 ───,1994,〈以社會福利制度建構祥和社會〉,《社會建設》,88:5-8。 林萬億,1997,〈老年年金制度之建立〉,《月旦法學雜誌》,28:29-37。 林萬億、沈詩涵,2008,〈1980年代以來台灣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學術的發展〉,《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1):221-269。 政策白皮書編撰纂工作小組,1993,《公平正義的福利國-民主進步黨的社會福利政策》,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林閩鋼,2008,〈從福利國家到社會投資〉,《二十一世紀》,108:27-35。 徐震,1981,〈美國社區發展的歷史〉,《社區發展季刊》,25:103-125。 徐貴玲,2010,〈新制度主義視角下對政府決策的思考〉,《遼寧行政學院報》,12(5):15-17。 徐學陶,2011,〈小康計畫的時代意義與影響〉,《社區發展季刊》,133:222-232。 孫健忠,1999,〈台灣地區反貧政策實施經驗的回顧〉,《現代化研究》,19:72-81。 ───,2009,〈「工作」與「福利」連結的試析:從「勞役所試煉」、「工作福利」到「工有酬」〉,《台灣社會福利學刊》,8(1):119-147。 ───,2009,〈新政府「工作所得補助方案」的形成、執行與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24:49-57。 張清富,2009,〈從理論觀點談工作與貧窮〉,《社區發展季刊》,124:58-69。 張世雄,1995,〈社會福利政策與現代政府〉,《社區發展季刊》,70:172-189。 張英陣,1997,〈低收入戶的財產形成方案〉,《福利社會》,62:8-13。 許水德,2005,〈台灣社會福利工作之回顧》,《社區發展季刊》,109:149-150。 胡均立、劉佩琳、洪宣琪,2008,〈台灣各縣市失業率之分析〉,《台灣經濟論衡》,6(11):38-67。 黃怡,1979,〈談社區發展》,《人與社會》,7(1):55。 黃長春,1997,〈我國現階段社會救助法制的探討〉,《月旦法學雜誌》,28:46-56。 傅立葉,1995,〈社會福利的發展趨勢〉,《社區發展季刊》,70:116-129。 傅從喜、薛承泰,1996,〈敬老津貼:是福利還是政治-以台北市的府會之爭為例〉,《社會建設》,93:69-76。 楊孝濚,1996,〈國民黨現階段全盤性社會福利政策〉,《社會建設》,93:4-10。 詹純鑑,1969,〈社區發展的意義與推行途徑〉,《東方雜誌》,2(10):40-44。 詹火生,2006,〈建構以民眾需求為導向的社會福利政策〉,《社區發展季刊》,67:28-32。 ───,2009,〈從低收入、中低收入到工作貧窮-社會救助政策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24:42-48。 劉脩如,1977,〈社區發展在台灣地區的回顧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35-37。 萬育維,1994,〈社會救助福利需求〉,《社區發展季刊》,67:250-261。 陳燕禎,1994,〈從老人福利談老人生活津貼之意義與作法〉,《社會建設》,88:45-47。 陳恆鈞,2003,〈政策學習概念及其對行政組織之意涵〉,《研習論壇月刊》,28:20-29。 陳皎眉,王玉珊,謝宜容,2001,〈台北市社會救助之新思考方向〉,《社區發展季刊》,95:26-33。 龍冠海,1963,〈社會學在中國的地位與職務〉,《台灣大學社會學刊》,1:1-12。 蕭玉煌,2001,〈社會救助與津貼整合之初探〉,《主計月報》,548:37。 鍾秉正,2004,〈從敬老福利生活津貼看「社會促進」制度〉,《玄奘法律學報》,1:1-30。 書籍: 丁庭宇、馬康莊,1986,《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一個新興的工業社會》,台北:巨流。 中華民國國家建設叢刊編纂委員會,1971,《國家建設叢刊》,台北:正中。 中華民國國家建設叢刊編纂委員會,1971,《國家建設叢刊》,台北:正中。 中國社會行政學會,1994,《中國社會行政學會專輯》,台北:中國社會行政學會。 中央文物供應社,1978,《蔣主席言論集-施政報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1978,《中國國民黨與社會建設》,台北:正中。 王振寰,2002,《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家銓,2005,《一個老人的隨想與感懷》,台北:松慧。 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田弘茂,1989,《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文化。 李瑞金,2004,《蔡漢賢教授及其社會福利觀》,台北:松慧。 吳文程,1996,《台灣的民主轉型-從威權的黨國體系到競爭性的政黨體系》,台北:時英。 吳景康,1996,〈回憶-社會救助法〉,載於《社會福利行政工作經驗傳承》,蔡漢賢主編,台北:中國社會行政學會,81-88。 辛旗,1991,〈台灣社會的三階段變遷論-四十年來的社會結構與文化價值體系〉,載於《社會變遷與社會福利》,詹火生主編,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77-80。 周添城,1990,《台灣經濟》,台北:商周文化事業。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2006,《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台北:五南。 ───,2010,《社會福利》,台北:五南。 林宗弘,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北: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沈宗瑞,2001,《國家與社會:中華民國的經驗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柯象峰,1947,《社會救濟》,上海:正中。 徐震,1983,《社區發展在歐美》,台北:編譯館。 徐學陶,1991,《小康計畫對社會福利工作的貢獻》,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2009,《社會福利:台灣的經驗》,台北:松慧。 孫文,1949,〈民生主義第二講〉,《國父全集》,台北:中國國民黨台灣省執行委員會。 孫嘉奇,1992,《民生主義意識型態與現行社會救助政策之研究》,台北:正中。 孫健忠,2002,《台灣社會救助制度實施與建構之研究》,台北:時英。 常如玉,1977,《現階段民生主義社會福利政策之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張鴻鈞先生獎學金基金管理委員會,1974,《張鴻鈞先生社會發展言論彙編》,台北:張鴻鈞先生奬學金基金管理委員會。 舒基亮,1978,《領袖 蔣公社會安全制度的理論與實踐》,台北:黎明。 詹純鑑,1970,《社會建設之理論與實施》,台北:社會建設雜誌。 詹火生、古允文,1998,《新世紀的社會福利政策》,台北:厚生基金會。 黃光國,1991,〈台灣的社會變遷與倫理重建〉,載於《社會變遷與社會福利》,詹火生主編,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53-54。 郭生玉,198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出版社。 陳進金,1996,《劉脩如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謝東閔,2011,《歸返:我家和我的故事:謝東閔回憶錄》,台北:聯經。 蔣中正,1987,《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中央圖書館。 薛文郎,1985,《台灣省小康計畫研究》,台北:台灣學生。 薛曉源、陳家剛,2008,《全球化與新制度主義》,台北:五南。 葉至誠,1997,《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台北:洪葉。 劉脩如,1984,《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台北:五南。 鄧雲特,1984,《中國救荒史》,上海:上海書店。 翻譯書籍 丘延亮譯,Oscar Lewis原著,2004,《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台北:巨流。 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譯,Daniel Bell原著,1995,《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台北:桂冠。 許佩賢、洪金珠譯,若林正丈原著,2009,《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新自然主義。 官方文件 內政部社會司,1968,《中華民國社會福利措施概況》,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內政部社會司,2002,《全國社會福利會議特刊》,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立法院秘書處,1981,《法律專輯.第三十五輯.內政(七).社會救助法案》,台北:立法院秘書處。 立法院內政及民族委員會,2001,《法律案專輯.第二百八十五輯,社會救助法修正案》,台北:立法院公報處。 《立法院公報》,1995,〈委員會紀錄〉,84(42):182。 ───,1995,〈委員會紀錄〉,84(42):183。 ───,2010,〈委員會紀錄〉,97(28):187。 ───,2010,〈委員會紀錄〉,99(58):451。 ───,2010,〈委員會紀錄〉,99(58):452。 ───,2010,〈委員會紀錄〉,99(58):467。 ───,2010,〈委員會紀錄〉,99(58):468。 ───,2010,〈委員會紀錄〉,99(65):147。 ───,2010,〈委員會紀錄〉,99(65):238。 ───,2010,〈委員會紀錄〉,99(69):117。 ───,2010,〈院會紀錄〉,99(80):77。 古允文,1999,《邁向二十一世紀社會福利白皮書初稿規劃結案報告》,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計畫處,1984,《我國現行社會福利制度與福利支出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計畫處。 行政院主計處,2010,《中華民國統計年鑑》,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2010,《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總報告提要分析》,1-4。 行政院經建會,2010,《2010至2060年台灣人口推估》,1-6。 朱岑樓,1974,《美國如何對貧窮作戰》,南投縣南投市:台灣省社會處。 林萬億,2005,《自立脫貧方案操作手冊》,台北:內政部。 黃煌雄、趙昌平、呂溪木,2002,《我國社會福利制度總體檢調查報告》,台北:監察院。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65,《台灣省加強社會福利措施第一期四年工作計畫提要專輯》,南投縣中興新村: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65,《台灣省加強社會福利措施第一期四年工作計畫提要專輯》,南投縣中興新村: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政府,1972,《小康計畫-台灣省消滅貧窮計畫綱要》,南投縣: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79,《台灣省社會救濟調查手冊》,南投縣中興新村: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曾培堂,1978,《小康計畫之理論與實施》,台中:台灣省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謝東閔,1972,《走向文化大國之路》,南投縣中興新村:台灣省政府。 學位論文 王家宏,2007,〈從福利國家到社會投資國家的創新與侷限之研究:紀登斯的觀點〉,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吳佩瑩,2005,〈新貧問題與社會救助政策的改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詮紹,1994,〈民生主義與小康計畫〉,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學位 論文。 黃志隆,2005,《就業保障與社會安全的制度重組:臺灣後工業轉型困境與出路》,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謝錫銘,1984,《臺灣省消滅貧窮政策之研究:小康計畫之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研討會論文 古允文,2011,〈超越兩難:期待經濟與福利相容的政策〉,社會福利模式-從傳承到創新研討會,2011年4月15-19日,北京:財團法人中華文化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黃志隆,2009,〈安居樂業?就業與家庭政策整合途徑的探討〉,健康、照護、工作與退休-新興社會風險與弱勢關懷學術研討會,5月23-24日,台北:台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網路資源 內政部社會司,2012,〈低收入戶戶數及人數〉,行政院內政部社會司網站:http://sowf.moi.gov.tw/10/new10.htm,檢索日期:2012年12月2日。 Alemayehu Bishaw.2012.“poverty:2010 and 2011.” U.S. Census Bureau:http://www.census.gov/hhes /www/poverty/(December 2,2012) 天空地圖民生政治入口,2009,〈馬英九、蕭萬長社會福利政策〉,天空地圖民生政治入口: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942417374371.pdf,檢索日期:2013年11月23日。 立法院法律系統,2010,〈社會救助法〉,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is.ly.gov.tw/lgcgi/lglaw,檢索日期:2013年12月6日。 財政部統計處,2010,〈各級政府歲出淨額-按政事別中分類分〉,行政院財政部統計處:http://www.mof.gov.tw/lp.asp?CtNode=2799&CtUnit=11&BaseDSD=5&mp=62,檢索日期:2014年1月13日。 英文期刊 Capoccia, Giovanni and D. Keleman.2007. “The Study of Critical Junctures. ”World Politics.59: 341-369. Hall, Peter A.1993.“Policy Paradigms, Social Learning, and the State:The Case of Economic Policymaking in Britain”.Comparative Politics.25(3):275-296. Hall, Peter A.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Political Studies 9:936-957. Mayhew,L.2005.“Active Ageing in the UK:Issues,Barriers,Policy Directions.”Innovation 18(4):455-477. Mahoney,James.2000.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29:507-548. March, J. G.and Olsen J P. 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734-749. Krasner, Stephen D. 1988 .“Sovereignty: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21(1):77-85. 英文書籍 Brager, George A. and Francis P. Purcell.1967.Community Action Against Poverty.New Have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Esping-Andersen, Gosta.1999. Social Foundations of Postindustrial Economies.UK:Oxford University. Pierson,Paul.1995. Dismantling the Welfare State? Reagan,Thatcher,and the Politics of Retrenchment.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Weiss, Linda and John Hobson.1995. Stat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Polity Press. 網路資源 OECD.2011. “Poverty has been rising.”Or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http://www.oecd.org/statistics/(January 27,2012) |
電子全文 Fulltext |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
QR C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