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8100-14073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8100-140734
論文名稱
Title
電視社會及娛樂新聞報導與收視率的研究—以華視晚間新聞為例
Effect of Social and Entertainment News on TV Rating : a Study on CTS Evening New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8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0-07-2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0-08-28
關鍵字
Keywords
電視社會新聞、收視率、娛樂新聞
rating, entertainment news, tv social new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76 次,被下載 4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7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1 times.
中文摘要
國內有線電視開放申設,使整個電子媒體環境產生質變與量變,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情況下,電視新聞為了拉抬收視率,奇招百出,各家電視台的新聞內容,似乎愈來愈走「偏峰」,羶色腥的「口味」愈來愈重;而「娛樂」新聞漸成「主流」,更是一個特異的現象。
本研究為瞭解社會與娛樂新聞報導,究竟能否提昇收視率?故採用民國88年4至6月,台灣尼爾森公司所公佈華視晚間新聞每日收視率的變化,作為初級資料,再對照這段期間華視晚間新聞中,有關災難、暴力、情色與娛樂,這四類新聞當日個別總秒數與則數,進行多元迴歸分析,結果發現災難與暴力新聞的總秒數與則數,對收視率並無顯著相關,甚至暴力新聞還呈現負相關;情色及娛樂新聞則呈現顯著相關。在是否為假日的交互影響方面,暴力與災難新聞的秒數與則數,對收視率的影響中,與假日成顯著交互影響,情色及娛樂新聞則不然。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7
第四節 論文架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收視行為 10
第二節 電視新聞內容 14
第三節 電視新聞的編排 20
第四節 相關理論回溯 21
第五節 收視率調查概念與現況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統計方法 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6
第一節 整體次數分布部份 47
第二節 相關分析部份 48
第三節 線性迴歸部份 51
第四節 交互效應部份 56
第五節 研究結果整理 62


第五章 結論及建議 63
第一節 重要發現與探討 63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 66

參考文獻 68
一、中文參考書目 68
二、英文參考書目 7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王永隆 1996 電視新聞時段觀眾轉台行為之研究。台北:文化新研所。
王旭 1999 關於民意的民眾意見。台北:民意研究季刊,207期。頁1-11。
王婷玉 1999 多頻道電子媒體環境裡的忠誠閱聽人—收視率調查調查新技術與重複收視率。台北:廣播與電視,13期。頁23-40。
王嵩音 2000 「淨化新聞,迎向新世紀:電視新聞色情、暴力及血腥新聞內容之研究」。台北: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
老編札記 1999 這就是我們的收視率嗎?台北:新聞鏡周刊。頁24-26。
吳知賢 1992 電視與兒童。台北:水牛。
吳明隆 2000 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岡。
吳翠珍 1991 影響兒童電視觀看時間因素之分析。台北:新聞學研究44集。頁73-83。
李金銓 1996 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李美華等(譯) 1998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
汪琪、鍾蔚文 1988 第二代傳播媒介—傳播革命之後。台北:東華。
杜麗芳 1984 台灣地區民眾收看電視新聞與氣象報告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台北:國立政大新研所。
林芳玫、徐郁喬 1997 色情媒介及其效果:閱聽人研究的再省思。台北:廣播與電視,第三卷第一期。頁95-125。
胡幼偉 1999 從電視社會新聞收視民調談電視新聞改革方向。台北:新聞鏡周刊,566期。頁22-24。
徐佳士 1997 資訊爆炸的落塵。台北:三民。
翁秀琪 1996 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馬丁.李、諾曼.蘇羅蒙著,楊月蓀譯 1995 不可靠的消息來源。台北:正中。
張勤 1983電視新聞。台北:三民書局。
陳一香 1988 電視爭議性新聞之消息來源特性及其處理方式與訊息導向分析。台北:政大新研所。
陳運璞 1986 我國電視新聞守門人之研究─-以台視晚間新聞為例。台北:政大新研所。
凱倫.布札德著,李玟譯 1997 電子媒體視聽率調查。台北:廣電基金。
彭懷恩等 1996 傳播理論Q&A。台北:風雲論壇。
黃玉容 1994 觀眾價值觀與選看電視新聞評估因素之閱聽性研究--以台北地區大學生為例。台北:政大新研所。
黃明明 1994 「電視暴力內容對兒童之涵化效果初探」。新聞學研究,四十八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頁63-98。
黃富源 1995 「情色傳媒與性暴力研究之文獻探討」。性、暴力、新聞眼。台北:碩人。
黃新生 1995 電視媒介管理。廣電基金。
黃葳威 1999 虛擬閱聽人?從回饋觀點分析台灣地區收視�收聽率調查現況—以潤利、紅木、尼爾森台灣公司為例。台北:廣播與電視。頁25-51。
黃葳威 1996 廣電新聞編排次序對閱聽人的影響。台北:廣播與電視,第二卷第三期。頁91-111。
楊喬 1998 明星主播李四端的轉台效應--評析五報影劇版的表現,兼論電視新聞的競爭。台北:新聞鏡周刊,509期。頁28-33。
新評會 1999 三台競颳情色風 新評會點名批判。台北:新聞鏡周刊,578期。頁52-53。
趙碧華、朱美珍編譯 1995 研究方法。台北:雙葉。
劉貞秀 1995 「有線電視新聞類型節目的使用與滿足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月珠 1994 現代統計學。台北,三民書局。
羅文輝 1991 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
羅世宏(譯) 1992 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台北:時英出版社。
蔡念中 1999 提昇電視新聞節目品質--電視社會新聞羶色腥現象之探討。台北:廣播與電視第十四期。頁167-185。
蔡念中 1999「電視收視行為調查」調查報告。台北:廣電基金
蔡念中 1998 「電視收視行為研究」調查報告。台北:廣電基金。
鄭真 1986 台灣地區各種收視率調查方法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研所。
鄭真1999 收視率是台灣電視的夢魘?!台北:新聞鏡周刊,579期。頁18-24。
顏榮昌 1999 媒體色情與暴力規範。台北:新聞鏡周刊,577期。頁38-45。

英文參考書目

Bauer, R. 1964 “The Obstinate Audience: The Influence Proces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 Pp.319-328.
Bittner, J. R. 1983 “Audience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Mass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Inc.
Blumber, J. G. and Katz, E. 1974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 Inc.
Brosius,H. B. 1996 “Communication and Democracy: Exploring the Intellectual Frontiers in Agenda-Setting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10(2), Pp.184-186.
Domke, D., Shah, D. V., and Wackman, D. B. 1998 “Media Priming Effects: Accessibility, Association, and Acti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10(1), Pp.51-74.
Heeter, C., Brown, N., Soffin, S., Stanly, S., & Sulwen, M. 1989 “Agenda-Setting by Electronic Text News,” Journalism Quarter. 66, Pp.101-106.
Iyengar, S. 1988 “New Direction of Agenda-Setting Research. Communication Yearbook,11. Pp.595-602.
Kosicki, G. M. 1993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in Agenda-Setting Researc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2), Pp.100-127.

Levy, M. R. and Windahl, S. 1985 “The Concept of Audience Activity.” Media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urrent Perspective.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McCombs, M. E. 1992 “Explorers and Surveyors: Expanding Strategies for Agenda-Setting Research.” Journalism Quarterly. 69(4), Pp.813-824.
McCombs, M. E. and Evatt, D. 1995 “Issue and Attributes—Exploring a New Dimension in Agenda Setting.” Manuscript presented for Communication Socieded. A Public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Navarra in Pamplona, Spain.
McCombs, M. E. and Shaw, D. L. 1972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6, Pp.176-185.
McCombs, M. E. and Shaw, D. L. 1993 “The Evolution of Agenda-Setting Research: Twenty-Five Years in the Marketplace of Idea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2), Pp.58-67.
McCombs, M. E. and Weaver, D. H. 1985 “Toward a Merger of Gratifications and Agenda-Setting Research.” Media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urrent perspective.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Palmgreen, P., Wenner, L. A., and Rosengren, K. E. 1985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The Past Ten Years.” Media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urrent Perspective.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Pool, Ithiel de Sola 1963 “The 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and Hierarchy-of–Effects.” In W. Schramm(Eds.), The Scien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Rogers, E. M. and Dearing, J. W. 1988 “Agenda-Setting Research: Where Has It Been, Where Is It Go?”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1. Pp.555-594.
Rogers, E. M., Dearing, J. W., and Bregman, D. 1993 “The Anatomy of Agenda-Setting Researc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2), Pp.68-94.
Stone, G. C. and McCombs M. E. 1981 “Tracing the Time Lag in Agenda-Setting.” Journalism Quarterly. 58, Pp.51-55.
Swanson, D. L. 1988 “Feeling the Elephant: Some Observations on Agenda-Setting Research.”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1. Pp.603-619.
Wanta, W & Hu, Y. W. 1994 “The Effects of Credibility, Reliance, and Exposure on Media Agenda-Setting: A Path Analysis Model.” Journalism Quarterly. 71(1), Pp.90-98.
Watt, J H., Mazza, M. and Snyder, L. 1993 “Agenda-Setting Effects of Television News Coverage and the Effects Decay Cur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3), Pp.408-435.
Weaver, D. H. 1994 “Media Agenda-Setting and Elections: Voter Involvement or Aliena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1, Pp.347-356.
Weaver, D. H., Graber, D. A., McCombs, M. E., and Eyal, C. 1981 Media Agenda-Setting in a Presidential Election: Issue, Image, and Interest. New York: Praeger.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44.113.30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44.113.30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