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6119-00045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6119-000459
論文名稱
Title
舊城區再發展的文化治理:以高雄鹽埕為例
The Cultural Governance of Historical District Re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Yancheng, Kaohsiung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2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9-07-3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9-08-26
關鍵字
Keywords
鹽埕、都市治理、文化治理、公民文化權、文化行動
cultural governance, cultural citizenship, urban governance, cultural activism, Yanche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41 次,被下載 16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4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61 times.
中文摘要
文化作為當代都市治理的重要對象,都市治理者既要運用它作為工具,化解結構性課題,又需要借用它與都市社會進行互動,不過,其難以掌控的性格無不讓全球治理者又愛又恨。高雄市在民進黨執政之下,面對城市急迫的政經壓力而選擇了文化治理這條路,追求「在地/全球化」尺度的想像,數十年間已在城市當中重複操演治理機制。
鹽埕,作為高雄市往昔的都市中心,如同世界上舊都心的案例,市府為解決地方空洞化所帶來的城市治理風險而將文化機制導入其中。可是其歷史與生活的長期積累,本已是具有文化主體的寶地,這樣衝突的空間特性也使得鹽埕轉為政府與公民之間角力的文化治理場域。
因而本文透過文獻整理、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等質性研究方法,分別針對幾個群體(居民、商家、創作者、文化工作者、市府局處)來重新檢視鹽埕近二十年間公民與政府、社會的地方文化互動。
但本文欲指出官方的文化治理機制有其極限。市府的文化論述中始終缺乏對於「地方性」的考量,過度集中於文化經濟的期待,過程中地方相關的文化地景、社會網絡甚至是公民文化意識,都弔詭地反遭蠶食、消解,長遠看來是雙輸的狀況。
最後,本文藉著2011年前後由地方公民所展開的新一波文化行動進行描繪,透過公民之間的步步串連、組織,為鹽埕重構了新的主體論述、社會網絡以及帶起公共對話。這讓鹽埕不再淪為駁二的陪襯品,也從這個過程中看見具有地域認同的文化行動,如何為鹽埕這個文化治理場域中的公民、政府雙方打開新局。
Abstract
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s in contemporary urban governance. Urban governors nowadays have to transform culture as a solution to structural issues and utilize it to interact with urban civil society. However, culture itself is difficult to manage, this makes global governors love and hate. Under the regime of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Kaohsiung city had made its way toward “cultural governance”, using the proposition of “Localization/Globalization” to address the city’s emergent development crisis. Over the decades, DPP had performed this governance mechanism in Kaohsiung city repeatedly.
Yancheng was once known as the downtown of Kaohsiung city. Like many other reg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 it faced the “hollowed-out” crisis. The city government tried to solve this governance risk with cultural mechanism. Given the decades-long accumulation of history and local culture, nonetheless, it was not an easy task. Yancheng became a battlefield of cultural governance between citizen and the government.
Through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document research,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e study reviews the actions of several groups (e.g. resident, shop owner, artist, cultural worker, and government bureaucracy) to analyze the local interaction between citize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in past two decades.
The study argues that the “cultural governance” mechanism has its limit.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city government’s culture discourse, the concern about cultural economy is always on top of that about “plac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cultural landscapes, social networks and even civil culture awareness in Yancheng had been paradoxically torn apart. In the long term, it could lead to a lose-lose situation.
Finally, the study points out that the new wave of cultural movement, created by Yancheng citizens around 2011, has shown how the civil society may reconstruct new discourse and social networks, and raise civic conversation. This makes Yancheng no longer “affiliated” to the Pier 2 Art Center, and shows how the “localization” cultural movement can open up a new vision for actors in this fiel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 ⅰ
謝辭 ......................................................................................................................... ⅱ
中文摘要 ................................................................................................................. ⅲ
Abstract .................................................................................................................. ⅳ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4 -
第三節 研究目的......................................................................................... - 6 -
第二章 文獻回顧——如何窺見城市的內裡?...................................................-9-
第一節 都市發展策略.................................................................................-9-
第二節 文化經濟....................................................................................... - 11 -
第三節 縉紳化........................................................................................... - 12 -
第四節 文化治理....................................................................................... - 17 -
第三章 研究架構及設計...................................................................................-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23 -
第二節 研究途徑 ....................................................................................... - 27 -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 ............................................................................... - 30 -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範圍 ................................................................... - 37 -
第五節 研究工具 ....................................................................................... - 39 -
第六節 章節安排 ....................................................................................... - 41 -
第七節 研究限制.........................................................................................- 42 -
第四章 高雄文化治理模式的演變....................................................................-45-
第一節 高雄文化治理的不同變形——1949~1998................................... - 45 -
第二節 告別「文化沙漠」:文化治理市政規劃浮上檯面——1998~2010- 50 -
第三節以文化經濟重塑城市定位——2010~ ............................................ - 59 -
第四節 小結 .............................................................................................. - 71 -
第五章 文化治理場域中的治理動態................................................................-77-
第一節 文化治理的交匯場域——從打狗築港到亞洲新灣區..................................... - 79 -
第二節 埕市造反——都市反抗運動的實踐 ............................................ - 87 -
第三節 小結:文化治理場域的多元可能與現實 ................................... - 114 -
第六章 社會行動的萌發 ................................................................................. - 117 -
第一節 鹽埕的危機——僅存記憶的空殼 .............................................. - 117 -
第二節 集體記憶的消逝與政策失能——公民文化權利意識的萌發 .... - 119 -
第三節 埕市的未來——地方都市想像的實踐 .......................................... - 144 -
第四節 邁出屋簷——創造社群,鬆動文化治理結構 ........................... - 153 -
第五節 未竟之業 ..................................................................................... - 169 -
第六節 小結 ............................................................................................ - 183 -
第七章 結論 .................................................................................................... - 187 -
第一節 高雄文化「現代化」下的焦慮 .................................................. - 187 -
第二節 公民權利之爭取——兩套城市文化的「操演」 ....................... - 188 -
第三節 高雄都市文化治理的下一步? .................................................. - 192 -
第四節 研究貢獻與未來研究方向 .......................................................... - 195 -
參考文獻 .......................................................................................................... - 199 -
附件一舊港區(鹽埕部分)大事記(2012—2018) ..................................... - 209 -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文化部(2017)。2017 文化統計。新北市:文化部。
王文誠(2016)。災難治政:2014 年高雄石化氣爆後的尺度政治與不均地理發展。政治學報,61,87~113。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2,121‐186。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1,169-195。
王志弘(2005)。地方意象、地域意義與再現體制:1990 年代以降的文山地區。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8,135-188。
王志誠(2005)。啓動台灣新文化的按鈕。收錄於韓必誠(編),高雄文化發聲(p176-177)。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原作者:T. Cresswell)。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於 2004 年)
王秋絨(2008)。文獻探討在質性研究中的功能與撰寫。載於周平、蔡宏政(編),日常生活與質性研究(259-284 頁)。嘉義:南華大學應社系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王志弘、沈孟穎(2009)。疆域化、縫隙介面與跨國空間:台北市安康市場「越南街」族裔化地方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3,119-166。
王志弘主編(2011a)。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臺北市:群學。
王志弘(2011b)文化治理是不是關鍵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2,p205‐212。
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譯)(2012a)。裸城:純正都市地方的生與死(原作者:S. Zukin)。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於 2010 年)
王志弘(2012b)。新文化治理體制與國家─社會關係:剝皮寮的襲產化。世新人文社會學報,13,31‐70。
王志弘、黃若慈(2012c)。綠色治理體制的崛起:台北都會區河岸轉化的政治經濟學。蕪土吾民:2012 文化研究會議,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王志弘(2013a)。縉紳化或便利城市升級?─新北市三重區都市生活支持系統再結構。國家發展研究,12(2),179-229。
王志弘、李涵茹(2013b)。綠色縉紳化?台北都會區水岸住宅的發展。載於第五屆發展研究年會論文集(240-283 頁)。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王志弘(2014)。文化治理的內蘊衝突與政治折衝。思與言: 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2(4),65-109。
王志弘(2015)。通往城市權的文化路:都市脈絡下文化權利多重性的限制與可能。載於劉俊裕、張宇欣、廖凰玎(編),台灣文化權利地圖(61-86 頁)。高雄:巨流。
王志弘、徐苔玲、沈台訓(譯)(2015)。文化工作的政治(原作者:M. Banks)。新北市:群學。(原著出版於 2007 年)
王志弘(2018)。多重基礎設施化的物質政治:台北市道路治理的部署與轉譯。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永新(譯)(2016)。文化與治理性。載於王杰、強東紅等(譯),文化、治理與社會:托尼.本尼特自選集(254-275 頁)(原作者:T. Bennett)。上海:東方出版中心。(原文出版於 2003 年)
王啟川、吳哲瑋(2012)。高雄港灣再造─亞洲新灣區。城市發展,13, 10-26。
王繼維等(2016)。鹽埕:水上人家。高雄:叁捌地方生活。
王御風(2015 年 8 月 6 日)。高雄港的故事。打狗高雄|歷史與現在, 2018 年10 月 11 日,取自 http://takao.tw/kaohsiung-harbor-story/。
王御風(2018)。舊港新灣:打狗港濱戲獅甲。高雄市: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新北市:遠足文化(共同出版)。
史卡利(2010)。平凡人的非凡歷史 ─高雄市勞工博物館真實記錄庶民人生─。高雄畫刊,8(3),n.d.。引自
https://kcginfo.kcg.gov.tw/Publish_Content.aspx?n=3D7C9BFC4F86BF4A&sms=FB76F1E6517A12DC&s=67C945450B216D6C
打狗五金老街保存發展協會(2007a)。為什麼要成立五金老街保存發展協會?。
打狗五金老街保存發展協會。檢索日期:2019/04/07。網址:http://tkhems.pixnet.net/blog/post/7827324。
打狗五金老街保存發展協會(2007b)。打狗五金老街保存發展協會發起人暨第一次籌備會會議紀錄。打狗五金老街保存發展協會。檢索日期:2019/04/07。網址:http://tkhems.pixnet.net/blog/post/7828899。
打狗驛古蹟指定聯盟(n.d.)。新聞稿頁面。打狗驛古蹟指定聯盟。2019 年 1 月 31日,取自 https://sites.google.com/site/takaoeki/News-report/xin-wen-gao。
打狗文史再興會社(2018)。誰的歷史港:高雄舊港區文化資產與歷史場域永續發展會議 會議手冊。高雄:打狗文史再興會社。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文化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網路版本: http://www.cca.gov.tw/intro/yellow-book。
江尚書、周素卿、吳幸玲(2010)。都市再發展與新自由主義治理的經驗模式:以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之開發為例。都市與計劃,37(2),167-191。
杜劍峰(2002)。物換星移話鹽埕。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杜劍峰(2008)。鹽埕區的拆船業與五金街興衰。高市文獻,21(3),p:25-66。
何春蕤,n.d.,〈關連性──文獻探討的創造性思考〉。檢索日期:2017/05/05,http://sex.ncu.edu.tw/papers/4-2.php。
何明修(2010)。誰的家園、哪一種願景?—發展主義陰影下的社區運動。臺灣民主季刊,7(1),1-30。
何鴻鑫(2017)。「高雄物流園區」終於買回來了!(上)。台糖通訊,140(1)。38-39。
李宇軒(2011a)。高雄的空間政治:豆皮文藝咖啡館的城市抵抗行動。載於呂佩怡(主編)。搞空間-亞洲後替代空間(149-164 頁)。台北:田園城市。
李宇軒(2011b)。濱線發聲--勾勒「抵抗產業無限網絡」,以打狗驛行動為例。藝術觀點,48,68-77。
李宇軒(2011 年 7 月 26 日)。打狗驛都更案流標,高雄的「大事」?。苦勞網。2019 年 2 月 2 日,取自 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63230。
李安如(2013)。地方、認同和想像地理:高雄大眾捷運系統的文化政治。臺灣人類學刊,11(1),93-122。
李珮禔(2013)。高雄國際貨櫃及鋼雕藝術節與都市文化形象之形塑。載於劉俊裕(編),全球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191-223 頁)。新北市:巨流圖書。
李文環、蔡侑樺、黃于津、蔡佩蓉、佘健源(2015)。高雄港都首部曲:哈瑪星。臺中:好讀出版社。
李雪如(2015 年 7 月 16 日)。[夢想人物] 邱承漢與鹽埕一同譜寫歷史。數位時代。2018 年 9 月 23 日,取自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6739/BN-2015-07-13-125431-36。
李義(2016 年 7 月 28 日)。高雄市「見城」「興濱」計畫獲文化部大手筆補助。中國時報。2017/04/07,引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728005395-260405。
周信輝、蔡智豪(2016)。價值基礎策略觀點之公私部門夥伴關係的價值共創:以文創產業之駁二藝術特區為例。組織與管理,9(2),31-71。
金名(2018 年 9 月 10 日)。70 年紅磚老屋拆除 高市緊急喊卡。新頭殼。2019 年2 月 15 日,引自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8-09-10/138824。
林琬純(2009)。從工業大港到觀光大港?─新舊發展議程衝突下的高雄港市再發展。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佩穎、李怡志(2014)。港都人生:鹽埕市井。新北市:無限出版。
林盛豐主編(2014)。都市再生的 20 個故事。臺北市:臺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林文一(2015)。文化創意導向都市再生、「新」都市治理的實踐及缺憾:以迪化街為例。都市與計劃,42(4),423-454。
林秀芬(2017)。去工業化城市空間的形塑與價值——以高雄鹽埕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倖妃(2017)。花媽心內話:陳菊 4000 天。台北:天下雜誌。
邱淑宜(2014)。臺北市迪化街 URS 之藝術和創意轉型:誰的文化?誰的城市?藝術教育研究,28,65-95。
邱淑宜(2016)。城市的創意修補及文創工作者的困境-以臺北市為例。都市與計劃,43(1),1-29。
邱承漢(2014 年 10 月 8 日)。< 一個彙集晶點精神的期刊 ---《什貨生活》 >。2018 年 9 月 23 日,取自http://yc-crystal.blogspot.com/2014/10/httpgoo.html?view=classic。
邱承漢(2018)。OPEN 吧——駁二,用藝術打開各種可能。載於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駁二營運中心(編),駁二藝術特區:關於那些年的那些事(195-198 頁)。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吳彥明(2011)。治理 「文化治理」:傅柯、班奈特與王志弘。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2,171-204。
吳鄭重(譯)(2007)。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原作者:J. Jacobs)。臺北:聯經出版社。(原著出版於 1961 年)
洪萬隆(1996)。高雄市民間文化白皮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洪士閔(2004)。國族•神話•意識型態─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空間文化形式之分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夏鑄九、簡旭伸(1996)。市民運動與都市設計:高雄的個案。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8,45-52。
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0,47-82。
柯妧青(2003)。勞工自我認同的實踐-專訪中華電信工會理事長張緒中。載於邱毓斌(編),台灣勞工運動文選 4:打造一座勞工博物館(18-28 頁)。高雄市:高雄市政府勞工局。
凌珮君,2007/06/14,音樂中心設碼頭 鹽埕人請命,聯合報。檢索日期:2018/11/21。
高子衿(2014 年 10 月 17 日)。高雄重要藝文空間「豆皮」暫歇業。今藝術。2019年 8 月 15 日,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E9%AB%98%E9%9B%84%E9%87%8D%E8%A6%81%E8%97%9D%E6%96%87%E7%A9%BA%E9%96%93-%E8%B1%86%E7%9A%AE-%E6%9A%AB%E6%AD%87%E6%A5%AD-050007380.html。
高郁婷、王志弘(2016)。徒步導覽—都市文化政治場域與正當化框架。城市學學刊,7(1),1-32。
高郁婷、王志弘(2017)。暗黑記憶的文化轉生:韓國光州與台灣高雄的人權紀念地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7,47-95。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資料室(輯)(1996)。高雄市議會第四屆第三次大會市長施政報告(口頭報告)。高市文獻,8(4),101~118。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2011)。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業務報告。高雄市議會公報,2(10),9151-9167。
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17 年 9 月 22 日)。「擴大及變更原高雄市主要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第一階段)案」都市計畫書。高雄: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18 年 12 月 10 日,取自https://urban-web.kcg.gov.tw/KDA/web_page/KDA020102.jsp?PK01=KDA050100004418。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8)。2018 年駁二藝術家進駐計畫簡章。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7 年 12 月 10 日,取自http://pair.khcc.gov.tw/cht/home02.aspx?ID=$4001&IDK=2&EXEC=L。
殷寶寧(2017)。淡水文化地景重構與博物館的誕生。臺北市:主流。
許玲齡(2007)。諸神守護的鹽埕區。高雄:高市文化愛河協會。
許靜文(2009)。市中心保存與復甦之公私協力機制——以高雄市鹽埕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連立堅(2009 年 3 月 11 日)。哈瑪星車站將淪為商業用地?!鐵道博物館用地減少一半以上,博物館名存實亡?!。連立堅議員服務處網站。2019 年 1 月 16日,取自:https://blog.xuite.net/lienlijen/twblog。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新北市:小畢空間。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08)。片格轉動間的台灣顯影。台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張立本(2011)。台北市寶藏巖違建運動--都市治理與社會運動的文化策略。載於王志弘(編),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365-403 頁)。臺北市:群學。
張芬芬(2012)。文本分析方法論及其對教科書分析研究的啟示。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編),開卷有益:教科書回顧與前瞻(161-203 頁)。台北:五南文化。
張育誠、吳鴻昌、李清潭(2015)。意義、脈絡、反身性:質性研究的科學性與正當性。International Journal,7(2),p71-88。
張伊娜、楊紫薔(譯)(2016)。全球城市 地方商街:從紐約到上海的日常多樣性(原作者:S. Zukin; P. Kasinitz; X. Chen)。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 2016 年)
莊英傑主編(2007)。都市基層治理。高雄市: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發展局。
郭瑞坤(1997a)。景觀道路與造街-以高雄市「新樂街」、「廣州一街」造街計畫為例。規劃學報,24(2),p105-121。
郭瑞坤(1997b)。高雄市鹽埕區社區總體營造經驗。載於黃俊傑(編),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四)(429-448 頁)。高雄: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
郭至剛(2005)。全球化脈絡下的社區營造與縉紳化——台北市永康社區的建構與轉化。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芷余(2011)。都市結構轉化下的高雄火車站與願景館。載於王志弘(編),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281-319 頁)。臺北市:群學。
陳其南(1996)。「社區總體營造」與「生程學習」。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其南、劉正輝(2005)。文化公民權之理念與實踐。國家政策季刊,4(3),77-88。
陳錦豐(2003)。走向台前大聲說話-勞工博物館。載於邱毓斌(編),台灣勞工運動文選 4:打造一座勞工博物館(10-17 頁)。高雄市:高雄市政府勞工局。
陳金聲(2004)。市府:鹽埕已再生 基層批假象。聯合報 9 月 3 日,B2 版。
陳秉正(2006)。高雄市鹽埕區堀江商場的發展與變遷。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陳翔臨(2008)。「新浜碼頭」與高雄當代視覺藝術生態的關係。私立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銘俊(2008)。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駁二藝術特區再造計畫 期中報告。高雄:陳銘俊建築事務所。
陳淑鈴(2010)。全球化趨勢下高雄城市文化探究。私立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環境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琡分(2014 年 11 月 11 日)。【新手上路】《港都人生 鹽埕市井》林佩穎.李怡志:用好奇的眼睛,看消逝的鄉愁。OKAPI 閱讀生活誌。2018 年 10 月 25日,引自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3250。
陳怡靜(2015 年 5 月 4 日)。藝術家駐村 用創意與鹽埕發生關係。中時電子報。2018 年 9 月 25 日,取自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04000363-260102?chdtv。
陳水財(2015)。「高雄市現代畫學會研究」研究報告(報告編號:(103)高市美研委第 1030000002 號)。高雄: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陳瀅世、林育諄、凃函君、吳秉聲、蘇淑娟、陳坤宏(2016)。文化經濟在都市空間發展的體現與歷程:台灣四個都市個案比較的理論意涵。中國地理學會刊,56,15-43。
陳坤毅(2018 年 12 月 17 日)。《尋找五金》:港都特色街區的生與死。Giloo。2019 年 1 月 28 日,取自https://medium.com/giloo/%E5%B0%8B%E6%89%BE%E4%BA%94%E9%87%91-%E6%B8%AF%E9%83%BD%E7%89%B9%E8%89%B2%E8%A1%97%E5%8D%80%E7%9A%84%E7%94%9F%E8%88%87%E6%AD%BB-%E9%99%B3%E5%9D%A4%E6%AF%85-d297c798c7f
游育祺(1994)。公私部門協力參與都市開發事務之探討—以高雄市鹽埕區再發展方向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曾怡婷(2012)。藝術介入當代都市發展的可能-以高雄市鹽埕區「大五金藝術造街」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菩薩保(1746)。閩省鹽場全圖。中研院《數位方輿》。2018 年 12 月 20 日,取自 http://digitalatlas.asdc.sinica.edu.tw/map.jsp?id=A103000036。
彭以惠(2011)。台灣創意文化園區發展經驗—以高雄市駁二藝術特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新文化基金會(n.d.)。海洋首都-高雄 (1998)。新文化基金會。2019 年 1 月 10日,取自 http://www.ncf1991.com.tw/page/about/index.aspx?kind=71。
黃俊傑(編)(1997)。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四)。高雄: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
黃孫權、成露茜(2007)。文化產業、文化治理與地方認同——以台灣新興的嘉年華為例。城市與設計學報,18,23-35。
黃孫權(2012)。綠色推土機:九零年代的台北的違建、公園、自然房地產與制度化地景。新北市:獨立媒體。
黃麗蓉(2007)。走出「文化沙漠」:戰後高雄市的文化建設(1945-2004)。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姿蓉(2008)。從都市更新到都市再生的遠景與機制之研究~以高雄市鹽埕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琡媛(2008)。都市文化園區建構之制度化---以華山文化園區、駁二藝術特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黃建華、侯承旭(2008 年 9 月 22 日)。大智公有零售市場拆遷補償搞不定 自救會反彈。自由時報。2019 年 2 月 25 日,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244810。
黃心雅(2012)。哈瑪星的文化想像─兩個在地的故事。載於王怡君、李美文、孫小玉(主編),哈瑪星文化研究(195-221 頁)。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
黃明賢(2012)。騎樓爭占:都市治理與日常生活政治。國立臺灣大學建築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舒楣(2016)。不只是文化資產保存:由華光社區文化資產保存運動探討如何「賦形」規劃理論。都市與計劃,43(3),229-260。
黃宛瑜(譯)(2016)。觀光客的凝視 3.0(原作者:J.Urry & J.Larsen)。台北市:書林。(原著出版於 2012 年)
黃懷容(2019 年 2 月 15 日)。【日本人眼中的高雄長怎樣?】從《潮風感じるゆるい街》看高雄的「潮風感」私房景點。VidaOrange 生活報橘。2019 年 4 月10 日,取自 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9/02/15/takao-japan-website/。
楊弘任(2007)。個案能說什麼?—重探延伸個案法與詮釋個案法。載於周平、
楊弘任(編),質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1-18 頁)。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楊弘任(2011)。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思與言,49(4): 5-29。
葉娜慧(2003 年 3 月 31 日)。教局推展帆船運動。民眾日報。2018 年 9 月 23 日,取自 http://www.nsysu.edu.tw/p/404-1000-54405.php?Lang=zh-tw。
葉思吟(2011)。媒介城市:當代高雄空間改造與意象建構。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思吟(2015)。抑揚頓挫中留下時代的鮮活記憶。小日子,44,92-93。
葉齊茂、倪曉暉(譯)(2014)。叛逆的城市:從城市權力到城市革命(原作者:D. Harvey)。北京:商務印書社。(原著出版於 2012 年)
僑務電子報(1994 年 12 月 7 日)。吳敦義:市民做主高雄第一共同打拼 發展成亞太營運中心不是夢。僑務電子報。2018 年 12 月 5 日,取自https://www.ocacnews.net/overseascommunity/article/article_story.jsp?id=51381。
廖世璋(2002)。國家治理下的文化政策:一個歷史回顧。建築與規劃學報,3(2),160 - 181。
潘潔瑩、許文男(2010 年 9 月 9 日)。買不成狠拆!巴洛克古厝成碎瓦。華視新聞網。2018 年 9 月 23 日,取自http://news.cts.com.tw/cts/society/201009/201009090558769.html。
鄭郁芬(2018)。黃埔新村的文化展演與空間生產。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維公(2003)。臺北市文化產業發展現況與振興政策調查研究。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劉俊裕(2013)。全球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新北市:巨流圖書。
劉俊裕、張宇欣、廖凰玎(編)(2015)。台灣文化權利地圖。高雄:巨流。
劉碧株(2016)。日治時期鐵道與港口開發對高雄市區規劃的影響。國史館館刊,47,1-46。
劉俊裕(2018)。再東方化:文化政策與文化治理的東亞取徑。新北市:巨流圖書。
蔡獻友(2004)。從文化性格論高雄當代藝術的面向。載於高雄市高雄文化研究學會(編),高雄文化研究年刊 2004 年(29-55 頁)。高雄市:春暉。
蔡明政(2009)。高雄港站鐵路現況。刊於打狗驛古蹟指定聯盟(編),濱線發聲(23-25 頁)。高雄:打狗驛古蹟指定聯盟
蕭照芳等(譯)(2010)。大家一起來!打造觀光城鄉(原編者:西村幸夫)。臺北:天下雜誌公司。(原著出版於 2009 年)
樹德科技大學(2004)。高雄市鹽埕區歷史空間資源調查研究計畫 期中報告。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盧佳君(2018)。台灣文化政策對城市文化治理之影響:以高雄市 1998-2016 年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新北。
韓必誠(編)(2005)。高雄文化發聲。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顏亮一(2006)。市民認同、地區發展與都市保存:迪化街個案分析。都市與計劃,33(2),93-110。
謝一麟(2009a)。豆皮文藝咖啡館:豬狗混種的跨界行動藝術。國藝會,9, 4~7。
謝一麟(2009b)。新濱碼頭:高雄鹽埕的藝文停靠港。國藝會,9, 8~11。
謝一麟(2011)。藝術空間的社會參與-高雄的豆皮文藝咖啡館。載於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研究發展組(編),國藝會 99 年藝文獎助發展策略研析──藝術的社會參與與專題研究計畫(108-119 頁)。台北市:國藝會。
魏聰洲(1997)。鹽埕、鹽埕文化協會、生態博物館。載於黃俊傑(編),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四)(529-頁)。高雄:財團法人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
魏聰洲(1998)。戀戀鹽埕:高雄鹽埕的風華紀事。台北:謝長廷基金會。
藍佩嘉(2015)。質性個案研究法:紮根理論與延伸個案法。載於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63-96 頁)。臺北市:臺灣東華。
蘇明如(2016)。文創與城市:論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文創觀光。臺北市:五南。
ARTouch 編輯部(2016 年 8 月 23 日)。行政法人是美術館永續營運的最佳選項?。典藏 ARTouch.com。2019 年 3 月 15 日,取自
https://artouch.com/view/content-1715.html。
izzy(2008 年 9 月 2 日)。太超過!協商未成,政府欲拆大智公有市場!!。PeoPo 公民新聞。2019 年 2 月 25 日,取自 https://www.peopo.org/news/20660。
Banks, M. (2006). Moral economy and cultural work. Sociology, 40(3), 455-472.
Bennett, T. (1992). Putting policy into cultural studies. In Grossberg, L., Nelson, C, and Treicher, P. (Ed.),Cultural Studies (pp. 22-37). London: Routledge.
Duncombe, S. (2007). (From) Cultural resistance to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42(4), 490-500.
Eckersley, P. (2017). A new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subnational policy-making and local choice. Policy Studies, 38(1), 76-90.
Grodach, C. and Loukaitou‐Sideris, A. (2007). Cultur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urban revitalization: A survey of US c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13(4), 349-370.
Hsu, C. W. (2017). On the Waterfront: Contending Visions of an Urban Future and Shimin Life in Kaohsiung. Taiw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15(2), 7-44.
Lin, W. I. and Chiu, S. Y. (2018). The mobilisation of creative city building as a new mode of governmentality in Dihua Street neighbourhood, Taipei City. Geoforum.
Mommaas, H. (2004). 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 Urban studies, 41(3), 507-532.
Mccarthy, J. (2005). Promoting image and identity in‘cultural quarters’: the case of Dundee. Local Economy, 20(3), 280-293.
Sequera, J. and Janoschka, M. (2015). Gentrification dispositifs in the historic centre of Madrid: a reconsideration of urban governmentality and state-led urban configuration. In Lees, L. (Eds.), Global Gentrifications: uneven development
and displacement (pp.375–394). Bristol: Policy Press.
SEOUL METROPOLITAN GOVERNMENT(2019/02/14). I·SEOUL·U’s 3rd anniversary Achieved 98% likeability. SEOUL METROPOLITAN
GOVERNMENT. 2019/4/10,derived from: http://english.seoul.go.kr/i%c2%b7seoul%c2%b7us-3rd-anniversary-achieved-98-likeability/.
Thomas, G. (2011). A typology for the case study in social science following a review of definition, discourse, and structure. Qualitative inquiry, 17(6), 511-521.
Uitermark, J., Duyvendak, J. W., & Kleinhans, R. (2007). Gentrification as a governmental strategy: social control and social cohesion in Hoogvliet, Rotterdam.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9(1), 125-141.
Zukin, S. (2008) Consuming authenticity: From outposts of difference to means of exclusion. Cultural studies, 22(5), 724-748.
Zukin, S. (2009) Changing landscapes of power: Opulence and the urge for authenti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33(2), 543-553.
Zukin, S. (2011) Reconstructing the authenticity of place. Theory and society, 40(2), 161-165.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