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017119-20172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017119-201724
論文名稱
Title
公私協力推動文化資產保存之研究-以高雄市文資型非營利組織為例
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Using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The Study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in Kaohsiung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9-01-1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9-01-17
關鍵字
Keywords
文化資產保存、文化政策、公私協力、文資型非營利組織
Cultural policy,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Nonprofit Organ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25 次,被下載 19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2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98 times.
中文摘要
  有鑑於國內古蹟與文化資產破壞與損毀事件頻傳,國內文化資產面臨重大的保存危機,加上作者發現高雄蘊含許多文化資產,但缺乏保存與維護再利用,啟發本研究以公私協力架構探討文化資產保存,並以高雄市相關文資型非營利組織觀點進行了解。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目前文資型非營利組織與公部門進行文化資產保存公私協力時,雙方的互動過程如何與提供相關未來建議。研究問題在於文資型非營利組織與公部門合作推動文化資產保存的互動模式過程為何?了解目前的合作方式,最後探討其雙方之文化資產保存目標與文化願景與合作可能性。
  本研究選取高雄市7個文資型非營利組織,以協力治理模式為研究架構擬定訪談大綱,透過半結構式訪談的研究方法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結果發現,文資型非營利組織主要以人民團體法規範為主,並以導覽、教育等宣傳文化資產保存概念。在協力互動方面,由於文資型非營利組織在人力、財務等資源上都較公部門缺乏,故必須透過申請計畫補助等方式維持組織運作。文化資產保存共識上雖雙方目標一致,但執行細節上仍有想法落差,文資型非營利組織希望公部門需更積極進行文化資產保存,以達到組織預期。也由於文資型非營利組織資源有限,皆表示仍會與公部門進行協力合作,最後也期望現存的文化資產都可獲得合理保存,促進公私協力推動文化資產保存。本研究之研究建議也針對公部門提出文資審議制度加入文資型非營利組織代表、文化資產在地化考量與參考國外文資保存經驗等建議,亦針對文資型非營利組織提出考量雙方協力立場、文資保存經驗分享、組織資源配置明確化、協力關係提升與文資保存意識推廣與紮根等建議,提供公私協力推動文化資產保存做為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how the curre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nd the public sector provides advice on future issues. The research question is the process of the interaction model between the cultural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nd the public sector to promote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assets. Understand the current mode of cooperation, and finally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and the goal of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In this study, seve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Kaohsiung City were selected, and an interview guide was prepared for the research structure by the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model,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research methods. The article found that few people and finances are in thes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erefore,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must be better preserved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nd the goals of thes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must be realized. Finally, the article give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第三節 研究問題
第四節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公私協力夥伴關係(PPP)
第二節 文資型非營利組織
第三節 文化資產保存
第四節 公私協力應用於文化資產保存

第三章 研究設計暨個案介紹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第二節 研究途徑
第三節 資料蒐集途徑
第四節 研究對象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限制
第六節 研究流程
第七節 研究方法
第八節 個案介紹

第四章 實證分析
第一節 文資型非營利組織現況
第二節 公私協力推動文化資產保存
第三節 文化願景暨再次協力合作
第四節 研究發現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未來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訪談大綱
附錄二 訪談逐字稿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文獻
王維周(2014)。文化資產保存的現有問題分析與未來發展課題。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76,77-81。
史祝賢(2011)。民間參與地方產業轉型運作模式之探討-以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為例。玄奘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已出版,新竹市。
吳水樹(2012)。水圳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傳承-以草屯鎮「龍泉圳」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南投縣。
吳翠松、吳季昕(2014)。地方文化資產保存運動的共識動員分析-以苗栗護窯運動為借鏡。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7,65-106。
李汾陽(2008)。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的發展與特質1984-2007。通識研究集刊。13,57-75。
宋永俊(2010)。非營利組織參與公私協力之監督機制研究-以苗栗地區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經濟型)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已出版,台中市。
林淑馨(2007)。日本公私協力推動經驗之研究:北海道與志木市的個案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2,33-63。
林大豐(2010)。從協力治理觀點解析三義木雕文化產業之發展。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台中市。
林瑞榮、劉健慧、楊智穎(2011)。公私協力模式推動課後補救教學之探究-以播撒希望種子課輔計畫為例。教育研究學報,45(1),25-39。
林冠宏(2013)。公私協力建構-「臺北古蹟公益信託基金-北投古蹟專案」之研究。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15,28-58。
林淑馨(2014)。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協力之初探:以東日本大地震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48,293-301。
林文宇(2015)。社區活動經營與老舊社區的生活文化發展-以台南市安平區沙灘、王城西、海頭社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已出版,台南市。
林淑馨(2015)。我國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政府協力現況之初探與反思:以臺北市為例。文官制度季刊,7(2),17-41。
林淑馨(2016)。台灣非營利組織與地方政府協力的實證分析:以六縣市為例。政治科學論叢,69,104,103-142。
林家緯(2018)。非營利組織經營社區產業適法性之省察。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8(2),147-167。
林書睿(2018)。嘉義蒜頭糖廠文化資產價值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已出版,桃園市。
林詩穎(2017)。以協力治理角度比較台灣社區協力政策執行-以社區總體營造與農村再生政策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台南市。
邱琪瑄、蕭穎、陳耀竹(2014)。中國大陸與台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公私協力夥伴關係之比較研究。傳播與社會學刊,30,27-63。
施文翰(2012)民間參與城市公園意象行銷策略以台南市府城藝術轉角為例。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高雄市。
張力亞、江大樹(2016)。生態城鎮轉型與社會企業:社群創新網絡觀點。國家與社會,18,159-195。
張建威、曾冠球(2013)。協力治理觀點下影響臺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組織運作之因素。法政學報,25,119-143。
梁俊仁、邱上嘉(2008)。由歷史保存與維護相關文獻探討文化資產保存與再生之同質性。設計研究,8,228-233。
莊友欣(2012)。開放(政府)資料與非營利組織。研考雙月刊,36(4),39-49。
許政明(2017)。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管理維護相關之研究-以私有古蹟為例。國立高雄大學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碩士論文,已出版,高雄市。
連子儀(2015)。公私協力應用於藝術家故居園區的保存與管理。博物館學季刊,29(4),51-69。
郭冠廷(2015)。非營利組織及公民社會的意義與發展。發展與前瞻學報,1(9),55-70。
陳善翔(2005)。建構 NPO 法制環境作為積極的文化資產保存策略。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高雄市。
陳宗玄、陳淑君、高珮如(2007)。居民對文化資產保存認知與願付價格之研究-以鹿港鎮與台南安平地區為例。朝陽學報,12,1-16。
陳育正(2009)。地方文化產業協力治理之分析-以三峽藍染文化產業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台北市。
陳湘晴(2014)。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之協力關係:以台中市政府愛心食物銀行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所)碩士論文,已出版,新北市。
曾冠球(2011)。協力治理觀點下公共管理者的挑戰與能力建立。文官制度季刊,3(1),27-52。
曾冠球(2011)。為什麼淪為不情願夥伴?-公私夥伴關係失靈個案的制度解釋。臺灣民主季刊,8(4),83-93。
曾建元、陳祥睿(2018)。歷史城區的文化治理-論新竹市舊城區再生運動。國際文化研究,14(1),39-60。
黃舒楣(2016)。不只是文化資產保存:由華光社區文化資產保存運動探討如何「賦形」規劃理論。都市與計劃,43(3),229-256。
廖凰玎(2014)。文化治理思維之轉變與文化法規之變遷。思與言,52(3),265-298。
鄧正恆(2015)。民間組織保護文化遺產探析-以台灣地區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廣東省嶺南文化公益團為例,廣東省中山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已出版,廣東省。
賴俐汝(2012)。非營利組織維護地方文化資產的公共價值之研究-以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為例。國立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已出版,台南市。

英文文獻
Alessandro Sancino & Carol Jacklin-Jarvis (2016). Co-production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Services: A Critical Discussion. In Co-production in the Public Sector.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13-26.
Ann Markusen (2013). How cities can nurture cultural entrepreneur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auffman.org/-/media/kauffman_org/research-reports-and-covers/2013/11/cultural-entrepreneurs-report.pdf
Anna-Marie Hendriks, Maria Wj Jansen, Jessica Sophia Gubbels, Nanne de Vries, Gerard Molleman & Stef P J Kremers (2015).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views on intersectoral collaboration within their organization–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Health Policy and Technology, 4(1), 47-57.
Anne‐Marie Reynaers (2014). Public values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37(2), 41-50.
Asian Development Bank(2008).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Handbook. Retrieved from http://www.apec.org.au/docs/adb%20public%20private%20partnership%20handbook.pdf
Chris Ansell & Alison Gash (2007).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8(4),543-563.
Dima Jamali (2004). Success and failure mechanisms of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PPP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sights from the Lebanese contex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17(5), 414-430.
Joost Fledderus , Taco Brandsen & Marlies Honingh (2014). Restoring trust through the co-production of public services: A theoretical elaboration.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16(3), 424-443.
Jurgen Harbich(2009). State Supervision of Local Government Authorities.7(4), 53-71.
Kirk Emerson & Tina Nabatchi (2015). Evaluating the productivity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regimes: A performance matrix. 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 38(4),717-747.
Morten Balle Hansen & Anders Ryom Villadsen (2017). The external networking behavior of public managers-the missing link of weak ties.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19(10), 1-21.
Nicoleta Ciucescu (2009).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Vasile Alecsandri University ,14(35), 14-19.
Roger Michael O'keefe, Camille Péron, Tofig Musayev, Gianluca Ferrari (2016). Protec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 Military Manual. Manual. UNESCO, PARIS,1-5
Stephen Osborne & Kirsty Strokosch (2013). It takes two to tango? understanding the Co‐production of public services by integrating the services manage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perspectives.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4(1), 31-47.
Timur Absalyamov (2015). Tatarstan model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188, 214-217 .
Tony Bovaird, Gregg G Van Ryzin, Elke Loeffler & Salvador Parrado (2015). Activating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Collective Co-Production of Public Services. Journal of Social Policy, 44(1),1-21.

網路資料
孫文駿、黃軍皓、方品智(2012)。社區營造的回顧-哈瑪星文化協會。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cpaper-blog.blogspot.com/2012/10/blog-post_7158.html
吳孟芳、高世安(2012)。高雄探紅毛港 回憶舊聚落。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lifestyle/daily/20120801/34406403/
吳慧芬、石秀華(2017)。【遷村系列報導】紅毛港遭滅村 換得衰退高雄港。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1008/1215877/
林筱庭(2012)。【台灣新力量】打狗文史再興會社拒絕失根的都更。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s://www.new7.com.tw/NewsView.aspx?i=TXT20121212171951BIF
邱明憲(2016)。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守護高雄哈瑪星。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seo-worker.blogspot.com/2016/05/blog-post_21.html
蔡復進(2017)。藝術根植在地 因為美所以守護[文化愛河理事長 許玲齡]。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s://www.kaofarmers.tw/content/current_issue?id=19&c=139
洪正(2018)。寧願燒盡、不願銹壞-紀念台籍老兵許昭榮自焚10週年。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s://takaogooday.org/%E5%AF%A7%E9%A1%98%E7%87%92%E7%9B%A1%E3%80%81%E4%B8%8D%E9%A1%98%E9%8A%B9%E5%A3%9E%EF%BC%8D%E7%B4%80%E5%BF%B5%E5%8F%B0%E7%B1%8D%E8%80%81%E5%85%B5%E8%A8%B1%E6%98%AD%E6%A6%AE%E8%87%AA%E7%84%9A10%E9%80%B1/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8年8月15日,取自https://heritage.khcc.gov.tw/SearchByCategory.aspx?Type=HistoricalRelics&Category=95fdb139-f3eb-497f-bb4f-055d07eb837e
左營巷仔內-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官方粉絲專頁。2017年4月16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OldCity813/
陳逸宏(2007)。紅毛港的美麗與哀愁。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www.kcc.gov.tw/magazine/2001_08/part5.htm
李宗翰、許惠淨、葉俞潔(2014)。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哈瑪星的保衛者。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4/ljps201402/project_main/about2-2.htm
郭芳綺(2008)。〈南部〉關懷台籍老兵 動起來了。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257246
郭韋綺(2016)。搶救再活化 岡山眷村協會成立。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58936143121.html
陳文嬋(2017)。前車之鑑/紅毛港遷村耗40年 親友分散成遺憾。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62826
黃靖軒(2016)。古蹟不長命:一張地圖告訴你,台灣的古蹟是怎麼一棟棟被燒光的。2018年8月15日,取自https://buzzorange.com/2016/01/06/keep-ancient-building/
金名(2013)。國際宜居城市獎 高雄市奪10獎居全球之冠。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3-12-03/42502
葉邵勛(2007)。文化 魅力 新愛河。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s://vita.tw/%E6%96%87%E5%8C%96-%E9%AD%85%E5%8A%9B-%E6%96%B0%E6%84%9B%E6%B2%B3-f5e64b666fb7
詹嘉紋(2015)。走讀百年前的宜居城市 哈瑪星觀光另闢蹊徑。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s://e-info.org.tw/node/109544
曉鷺(2002)。型塑河岸文明 文化愛河協會。2018年9月1日,取自https://kcginfo.kcg.gov.tw/Publish_Content.aspx?n=3D7C9BFC4F86BF4A&sms=FB76F1E6517A12DC&s=3D7C9BFC4F86BF4A&chapt=37&sort=1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